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鲁迅批判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0084443
  • 作      者:
    李长之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div class="detailText" id="dy">    《鲁迅批判》是中国现代最具才华的文学评论家李长之的代表作,是唯一经过鲁迅批阅的批评鲁迅的奇书,也是迄今为止研究鲁迅引文率最高的专著。表达的是亲历五四运动的文学青年对于鲁迅的感受。 <br /><br>    书中有少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使读者知人论世、知世论人。</div>
展开
作者简介
<div class="detailText" id="zzjj">    李长之(1910-1978),初名李长植,山东利津县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先后在中央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是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在文学批评和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造诣尤深。主要著作有《夜宴》、《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批评精神》、《文艺史学和文艺科学》、《梦雨集》、《苦雾集》、《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孔子的故事》、《中国文学史略稿》等。</div>
展开
内容介绍
<div class="detailText" id="nrtj">    在鲁迅生前出版的评介他的著作,约四五种,大都属于资料性,真正算是系统研究的,现代诗人、批评家李长之的《鲁迅批判》可能是唯一的一部,自然它也就成了最早一部鲁迅研究的专著。全书除序外,共有五章,从“鲁迅之思想性格与环境”的关系说起,分析了鲁迅“精神进展上的几个阶段”,然后重点考察鲁迅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最后归结到“鲁迅之本质”,构成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br /><br>    《鲁迅批判》是大家小书系列丛书之一。</div>
展开
精彩书评
<br />
展开
精彩书摘
<p>    他是左翼,就承认是左翼,他说:“我现在是左翼作家联盟中之一人”(《南腔北调集》,页四六)。他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他就不否认他的出发点是个人主义,他说他的译书是:“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炙自己的肉的,以为倘能味道好,庶几在咬嚼者那一方面也得到较多的好处,我也不枉费了身躯:出发点全是个人主义,并且还夹杂着小市民性的奢华,以及慢慢地摸出解剖刀来,反而刺进解剖者的心脏里去的报复”(《二心集》,页三0)。<br /><br>    他对于事情也极其负责,他在厦门,已经不愿做下去了,将要离去,他便缩小工作,而希望“在短时日中,可以有点小成绩”,为的是“不算来骗别人的钱”(《两地书》,页九五)。<br /><br>    与人的相处,他更其不苟,他看见一个人“嘴里都是油滑话”,又背后语人“谁怎样不好”,“就看不起他了”(《两地书》,页九五),他多么不容易放过,他有一颗多么单纯而质实的心。<br /><br>    他自己则是勤奋的,在厦门吧,他便说:“我其实是毫不懈怠,一面发牢骚,一面编好《华盖集续编》,做完《旧事重提》,编好《争自由的波浪》(董秋芳译的小说),看完《卷麓》,都分头寄出去了”(《两地书》,页一六八)。他在《三闲集》的后面说:“在我自己的,是我确曾认真译著,并不如攻击我的人们所说的取巧,投机”(页二0八),我认为这话是十分可以信赖的。<br /><br>    他在情感上病态是病态了,人格上全然无缺的。<br /><br>    (七)<br /><br>    以抱有一颗荒凉而枯燥的灵魂的鲁迅,不善于实生活,又常陷在病态的情绪中,然而他毅然能够活下去者,不是件奇异的事么?<br /><br>    这就是在他有一种“人得要生活”的单纯的生物学的信念故。鲁迅是没有什么深邃的哲学思想的,倘若说他有一点根本信念的话,则正是在这里。<br /><br>    鲁迅像一个动物一样,他有一种维持其生命的本能。他的反抗,以不侵害生命的为限,到了这个限度,他就运用其本能的适应环境之方了:一是麻痹,二是忘却(《而已集》,页六八)。也就是林语堂所说的蛰伏或装死。这完全像一个动物。<br /><br>    鲁迅劝人的:“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自卫”(《两地书》,页一二)。可说鲁迅自己是首先实行着的。<br /><br>    他既然锐感,当然苦痛是多的,这样就有碍于生存之道了,但是他也有法子,便是:  “傲慢”和“玩世不恭”(《两地书》,页六),用以抵挡了眼前的刺戟。<br /><br>    (八)<br /><br>    鲁迅小资产阶级的根性很厉害。大凡生活上内倾的,很容易走入个人主义。鲁迅在许多机会都标明他的个人主义的立场。他说:“还是切己的琐事,比世界的哀愁关心”(《三闲集》,页一七),又说:“老实说,这地方在革命,不相识的人们在革命,我是的确有点高兴的,然而——没有法子,索性老实说吧,——如果我的身边革起命来,或者我所熟识的人去革命,我就没有这么高兴听,有人说我应该革命,我自然不敢不以为然,但如叫我静静地坐下,调给我一杯罐头牛奶喝,我往往更感激。”(《三闲集》,页二六)<br /><br>    自然,鲁迅是诚实无伪的,他乃是一个诚实无伪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画室在《革命与知识阶级》(一九二八)一文里,分析知识阶级在革命中是两型,一是毅然投入新的,二是既承受新的,又反顾旧的,同时又在怀疑自己,——感受性比较锐敏,尊重自己的内心生活也比别人深些,而鲁迅乃是后一型。画室更形容这一型的人说:“他们多是极真实的,敏感的人,批评的工夫多于主张的,所以在这时候,他们是消极的,充满颓废的气氛”。至于对这种人的态度,则画室以为:“但革命是不会受其障害的,革命与其无益地击死他们,实不如让他们尽量地在艺术上表现他们内心生活的冲突痛苦,在历史上留一个过渡时的两种思想的交接的艺术的痕迹。”大体上我觉得画室的话是对的。不过,在事实上,鲁迅后来颇变革了自己不少,而且我从来想不到颓废和鲁迅有什么关连;在评价上,我更不认为鲁迅那种小资产阶级性没有价值,倒是正因为他那样,才作了这一时代里的战士,完成了这一时代里的使命,——这二点算是我和画室的意见不同的所在。<br /><br>    鲁迅除了在个人主义的立场上,表现其为小资产阶级的根性外,再就是我说过的鲁迅的“脆弱”,以及一种空洞的偏颇和不驯伏了。倘若文字的表现方式,是在一种极其内在的关系上代表一个人的根性时,则鲁迅有两种惯常的句型,似乎正代表鲁迅精神上的姿态。一是:  “但也没有竟”怎么样,二是:“由他去吧”。阿Q为报仇起见,很想立刻放下辫子来了,“但也没有竟放”(《呐喊》,页一七四);鲁迅因为不赞成以生而失母为不幸,想写文章了,“但也没有竞写”(《伪自由书》前记,页三),这是前者的例。他从顾颉刚的“暂勿离粤,以俟开审”,想到飞天虎寄亚妙信之“提防剑仔”了,然而马上觉得这拉扯牵连的近乎刻薄了,然而他下面又说:“——但是,由它去吧”(《三闲集》,页四一)了;他说自己颇有一种矛盾的心理,就是他常评人文章,劝人冒险,但遇到相识的人,则有所不能,他说终于无法改良,奈何不得,也就依然是“——姑且由他去罢”(《两地书》,页一一)了,这是后者的例。<br /><br>    因为他“脆弱”,所以他自己常常想到如此,而竞没有如此,便“但也没有竞”如何如何了,又因为自己如此,也特别注意到别人如此,所以这样的句子就多起来。“由他去吧”,是不管的意思,在里面有一种自纵自是的意味,偏颇和不驯,是显然的,这都代表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一种型。<br /><br>    ……</p>
展开
目录
<p>三版题记<br /><br>序<br /><br>一  导言:鲁迅之思想性格与环境<br /><br>二  鲁迅之生活及其精神进展上的几个阶段<br /><br>三  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br /><br>Ⅰ  鲁迅创作之一般的考察及鲁迅创作中之最完整的艺术<br /><br>Ⅱ  《阿Q正传》之艺术价值的新估<br /><br>Ⅲ  鲁迅作品中的抒情成分<br /><br>Ⅳ  鲁迅在文艺创作上的失败之作<br /><br>四  鲁迅之杂感文<br /><br>五  总结:诗人和战士的鲁迅——鲁迅之本质及其批评<br /><br>后 记</p>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