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态度上的准备是他们成为反思性从业者的基本前提。它意味着:教师必须热爱教学,对教学工作负责,如主动监测自己的教学,愿与其他教师交流对教学的看法,欢迎学生与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监督与批评,愿意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探讨解决自己教学问题的办法,愿意不断学习和吸取新的教学知识与经验,愿意在自己的实践中开拓、创新、尝试新的想法和做法,并在尝试与检验中不断获得对“教”与“学”新的理解。
思维方式与技能上的准备是教师进行反思性实践的基础。反思意味着教师必须学会分析和研究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具有发现、分析和解释问题的方法与手段,不仅能发现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能清楚解释自己教学行为的实际意义,探询自己教学理解上的各种思维缺陷。为此,教师不但要熟悉最常用的外语教学技术与策略,更要了解在不断变化、极其复杂的课堂决策中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课堂环境变化来随机调整策略,了解课堂中每一具体教学决策对学生和学习的影响,了解教师在课堂师生交流中的具体作用。
开放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反思性实践的质量保障,因为封闭式的个人反思往往受到个人思维的局限。教师必须通过在课堂上与自己学生的协商,和与其他教师广泛的经验交流,才可能了解自己与他人在教学理解和经验上的差距,了解其他教师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新思路和有效教学的新特点,并能够从各种渠道借鉴新的思想和概念,随时参照新的公共理论来发展个人知识,并将个人知识加入公共知识的流通:当教师能够主动借鉴他人教学经验或公共理论知识来完善自己,并能通过对个人经验知识的“显性化”,即能用语言清楚解释自己的教学时,教师的个人经验知识就开始与公共理论知识沟通,教师的个人知识也可能成为公共知识的一部分。
因此,教师反思性实践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教师个人知识的显性化,即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决策及其理由的语言解释。为此,教师必须学会用语言清楚描述自己的教学过程与特点。教师的教学日志、反思日志、行动研究报告等文本,实际上都是教师描述个人教学过程、经验和记录课堂决策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教师对自己的课堂决策和推理过程及原因记录得越真实、越具体,就越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清楚解读自己课堂教学决策中复杂的所为、所思和所感,还能够让更多有类似经历的教师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