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清华大学受校友捐赠,从境外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①。当时发现竹简经过较长时间流散,有菌害霉变的危险,学校迅即建立专门的工作室,进行必要的保护清理。到10月初,初步的保护工作告一段落。10月14日,应清华大学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的11位学者专家,对这批竹简做了观察鉴定。
通过清理点数,清华这批简,包括整支与残片,共有2388枚,估计原来支数在1700支以上。简的形制多种多样,长度较大的有46厘米,即战国时的2尺,最小的有不及10厘米的。较长的简多为三道编,简上用以固定编绳的切口及一些编绳遗迹清楚可见。绝大多数简都有墨书文字,一般都较精整,保存良好,模糊难辨的很少。少数简上还绘有图形,有的更有朱丝栏,颜色相当鲜明。
清华简的文字属于战国时期的“古文”,富有楚文字的特征,与郭店简等相类,因而其年代可推断为战国中晚期之际,即公元前300年上下。2008年12月,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实验室、第四纪年代测定实验室接受委托,对清华简无字残片做了AMS碳14年代测定,经树轮校正的结果是公元前305±30年,与上述古文字学的推定吻合。
简的内容非常丰富,还有待详细审读,但可以确定的是其性质主要是书籍,没有发现遣策、历谱等,而且多数是经、史一类的书。如我不久前曾介绍的②,简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尚书》,有些篇见今传本而有异文,有些篇则是前所未见的佚书,还有些是见于《逸周书》的。另一极重要的内容是一种类似《汲冢纪年》的编年体史书,所载史事始于周初,下及战国前期。这当然只是清华简内容的一部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