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845500
  • 作      者:
    朴炳奭著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朴炳奭,韩国人,现为韩国首尔网络大学教授,政治学博士,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韩国延世大学政治外交学系(学士)及研究生院政治学系(硕士),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1989)。专著有《中华帝国的再建和解体》(1999)、《中国商人文化》(2001)、《中国社会文化理解》(上、下)(2006)、《中国政治和外交》(上、下)(2006)等;合着有《中国政治体制与改革》(1992)、《世界政治的争点和理解》(1993)、《新的东北亚秩序和韩半岛》(1998)、《亚洲的地方分权》(2004)、《东北亚国家人的资源开发共同体建构研究》(2004)、《东北亚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共同体建构模型和战略》(2006)等;译着有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1997)、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2001)、田熙贞《韩国饮食用语词典》(2011)等。数字教学内容(e-learningcontent)有《中国政治和外交》、《中国社会文化理解》、《中国历史理解》、《中国人文经济地理》、《中国人的商道和商术》、《汉字成语和填字谜》等。另有国内外专业杂志及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的研究目的,乃在于从中国政治思想的内在结构与其在中国政治史裹演变之角度,分析中国历代易姓革命之理论、正当化以及正当性。在此目的之下,将要具体分析中国易姓革命的典范及模式、中国易姓革命正当化的思想来源(天命论、五德终始说、符命说及谶纬说)、中国历代易姓革命之正当化措施以及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对各易姓革命的正当(统)性之评估(正统论),来企图重构中国易姓革命的理论及其之正当化理论。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易姓革命的思想、正当化以及正当性研究》供高等院校的教师、学生、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有关学者、读者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天命观
    对于《论语》的命及天命观,论者或合为一而言之,或分开述之,大体而言后者占多。杨一峰一方面认为《论语》因袭《书》的命定论,郎继承传统的命由天定的观念,印先天禀赋或后天遭遇的命。这种主张的根据有:“亡之,命矣夫!”(《论语》,第6,),“不幸短命死矣!”(《论语》,第6,),“赐不受命”(《论语》,第11,),“死生有命”(《论语》,第12,),“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第14,(宪问))。他另一方面又认为盎人事以俟命的,卽善盎其应尽之职责,其根据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第20,),“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第9,)。他认为后者为顺受其正之命,或无定之命,或天理之命;前者为先天限定之命,或有定之命,或天数之命。因此,先天限定之命,亦必待了应尽人事而始显现。
    徐复观(1904-1982)认为孔丘并没有承认人格神的存在,《论语》上所有提起命一个字的,都指运命之命,与天命、天道、天存在显然的分别,道德的普遍性、永恒性就是孔丘所说的天、天道、天命的实质内容。
    蔡仁厚(1930-)认为《论语》的命字大抵指无可奈何的命运之命,不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赐不受命”,“道之将发也与,命也。”也可作“命令义”的天命加以解释。他认为命运之命,是命定义之命,它表示一个客观限制的观念;知命是知道那客观的限制。
    李杜也从限制观念解释了命字。他认为《论语》中“士,见危致命。”(《论语》,第19,),是说人的生命。“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论语》,第16,),是将生命的命字涵义应用于一国而说国命。“亡之,命矣夫!”(《论语》,第6,),“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第9,),“死生有命”(《论语》,第11,),印特别说出生命的限制。“不幸短命死矣。”(《论语》,第11,),“道之将行也与,命也。”(《论语》,第14,),卽不是由人的生命上说,而是指个人的行为或事情的限制,或指个人所在的社会或国家以至于天下的政治活动的限制。由是,周初所有限制皆由天说,但春秋以后卽不全由天说。命字脱离了天而成一个独立的概念,不再为天帝意志的表现,而是人生外在不可知不可必的东西。李杜的基本观点,与徐复观一样把命与天、天命完全分开,认为是互不扯上关系的两件东西。
    《论语》提到“天命”之处有二:“五十而知天命”(《论语》,第2,),“君子有三畏,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第16,)。
    ……
展开
目录
提要
自序

第一章 正当性理论和中国易姓革命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正当性理论的一般问题
(一)正当性:概念、根据
(二)正当性:功能、类型
(三)革命和正当化
第三节 马克思·韦伯(Max Weber)的正当性理论
(一)三种纯粹正当支配类型
(二)卡里斯马:研究状况、概念
(三)卡里斯马式支配类型:追随者、革命
(四)卡里斯马式支配:例行化、继承、功能
(五)传统式和合法一合理式支配类型
第四节 结语:中国易姓革命和正当性理论

第二章 中国古代易姓革命思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先秦两漠诸家之禅让观念
(一)《书》
(二)《论语》
(三)《墨子》
(四)《唐虞之道》、《容成氏》
(五)《孟子》
(六)《庄子》
(七)《荀子》
(八)《韩非子》、《古本竹书纪年》
(九)其他诸家
(十)《史记》
(十一)流产的禅让
(十二)战国中期禅让闹戏
(十三)先秦两汉禅让论的意义
(十四)近当代对禅让的诠释
第三节 先秦两汉诸家之放伐观念
(一)夏禹家天下
(二)《书》
(三)《晏子春秋》、《管子》
(四)《墨子》
(五)《容成氏》
(六)《论语》、《孟子》
(七)《庄子》
(八)《荀子》
(九)《韩非子》、《古本竹书纪年》、《逸周书》
(十)其他诸家
(十一)《史记》
(十二)汤武放伐与流产的禅让
(十三)放伐的意义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中国古代天命思想和革命思想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卜辞的天、帝观
第三节 西周铭文的天命观及革命观
(一)天、帝的意义及其权威
(二)天命观与革命观之关系
第四节 《诗》、《书》的天命观与革命观
(一)天、帝意义及其权威
(二)天命与革命的关系
(三)天命与德
(四)天命与德以及民意
第五节 《论语》的天命观
(一)天观
(二)天命观
第六节 《墨子》的天命(天志)思想和革命思想
(一)天、帝的意义及其权威
(二)天和上帝的关系
(三)天命(天志)思想与革命思想之关系
第七节 《孟子》的天命思想和革命思想
(一)天、帝的意义及其权威
(二)天命思想与革命思想的关系
第八节 《春秋繁露》的天命思想和革命思想
(一)天、帝的意义及其权威
(二)天命思想与革命思想之关系
第九节 五德终始说和易姓革命思想
(一)五德相胜说和五德相生说
(二)改制说与三统说
(三)封禅说
第十节 符命说、灾异说和易姓革命思想
(一)符命说
(二)灾异说
第十一节 谶纬说和易姓革命思想
(一)谶纬说概论
(二)谶纬说与符命说、灾异说
(三)谶纬说与五德终始说
(四)谶纬说与改制说、封禅说
(五)谶纬说和感生帝说、帝王异常风貌说
第十二节 结语

第四章 中国古代易姓革命的正当化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秦、西汉、新、东漠
(一)秦
(二)西汉
(三)西汉末禅让说及再受命说
(四)新
(五)东汉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五胡十九国
(一)魏
(二)晋
(三)五胡十九国
(四)南宋(刘宋)
(五)南齐
(六)南梁
(七)陈
(八)北魏
(九)北齐
(十)北周
第四节 隋、唐、五代十一国
(一)隋
(二)唐
(三)周(武则天)
(四)后梁
(五)后唐
(六)后晋、后汉
(七)后周
(八)南唐
第五节 辽、宋、金、元、明、清
(一)辽
(二)宋
(三)金
(四)元
(五)明
(六)清
第六节 结语

第五章 中国古代易姓革命之正当性:正统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晋、隋、唐代正统论
(一)晋代正统论
(二)隋代正统论
(三)唐代正统论
第三节 宋代正统论
(一)北宋正统论
(二)南宋正统论
第四节 元代正统论
(一)自元建国至世祖年间正统论
(二)元仁宗至文宗年间正统论
(三)元惠宗年间正统论
第五节 明代正统论
(一)徐一夔、方孝孺的正统论
(二)邱浚的正统论
(三)杨慎、章潢、徐奋鹏、谢陛的正统论
第六节 清代正统论
(一)黄宗羲、王夫之、魏禧的正统论
(二)甘京、叶燮、邵廷采、蒋汾功的正统论
(三)储欣、徐世佐、钱维城、乾隆帝、崔迈、张宗泰、段长基的正统论
(四)周树槐、梁廷枘、鲁一同、俞樾、李慈铭的正统论
第七节 结语

总结
附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正当性理论和中国易姓革命
第二章 中国古代易姓革命思想
第三章 中国古代天命思想和革命思想
第四章 中国古代易姓革命的正当化
第五章 中国古代易姓革命的正当性:正统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