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神疾病的诊断学基础
诊断(diagnosis)一词源于希腊文,有“判断”、“识别”和“甄别”的意思。诊断学是研究、认识疾病和健康,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检查方法的一门科学。其基本理论是研究疾病症状和体征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识别疾病的各种表现,判断疾病的本质。要正确识别疾病,临床医师必须具有系统、丰富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由于精神疾病本身的特点和复杂性,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病史和精神症状的表现,因而来自这两方面的临床信息对精神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依据采集的病史和精神状况检查进行综合的分析,是精神疾病诊断的重要环节。鉴于此,对就诊者进行详细的病史收集和精神状况检查是精神疾病诊断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晤谈技术和沟通技巧是病史收集和精神状况检查的基本技能,是年轻医生从事精神医学必须掌握的技能,是从事精神卫生多年工作者在该领域内遨游的法宝。
第一节 晤谈的程序
一般将精神科的晤谈分为三个阶段。
1.一般性谈话医生可以首先作简单的自我介绍,与病人寒暄几句。一般可以从容易回答的问题进行交谈,如姓名、年龄、职业等。接着,询问患者本次求医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本次患者就诊的主要痛苦。通过一般性交谈,医生对病人现状获得大概的印象。如:有无意识障碍、接触交谈配合程度、言语表达能力、智力水平、饮食睡眠等情况。为下一步检查提供参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