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直播幕后:电视突发直播一线手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46802
  • 作      者:
    张鸥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突发直播,40多年前,是电视异军突起的秘密武器,40多年后,是电视求生图存的看家本领。从CNN9.11袭击直播到NHK3.11海啸直播,从尼克松访华直播到王家岭矿难直播,《直播幕后:电视突发直播一线手记》:一线故事,火线经验!
展开
作者简介
  张鸥,男,曾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首席记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联盟组副制片人,现为中央电视台驻欧洲中心站记者。参与过张健横渡渤海、中俄友谊之旅、东盟19日、直播新疆、国庆60周年、汶川大地震、揭密千年阿育王塔、钱塘江大潮、暴走妈妈捐肝救子、法国大选、伦敦奥运会等一系列大型直播报道。系首届中央电视台十佳出镜记者荣誉获得者。作品曾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等国家新闻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为何突发直播令电视人欲罢不能,却令观众爱恨交加?
  为何突发直播越来越多,缺憾却没有越来越少?
  突发直播在海外,七十多年千锤百炼,由“一家独大”嬗变为“全球共享”,背后是怎样跌宕起伏的轨迹?
  突发直播在国内,半个世纪摸爬滚打,从“宫廷盛宴”演变为“家常便饭”,幕后有哪些扣人心弦的玄机?
  直播幕后,步步惊心,写给做直播的人看,说给看电视的你听。
展开
精彩书评
  直播,突发事件直播,对电视新闻来说,直如呼吸,关乎生死。而中国电视新闻现在总有点呼吸不畅的症状。业内不是没有过研讨、争论,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张鸥的这本书,是希望提供一份全面的诊断报告,同时开出一张阴阳相济的药方。我以为,在一定程度上,他做到了。看这本书,也像看一场精彩的直播,有热闹,有门道。
  ——央视资深主持人  康  辉
  
  直播幕后,大有文章。社交媒体崛起的一大原因是实现了人际资讯直播,而好的电视直播,是应该吸纳新媒体的这种人际资讯直播,并将其纳入电视的全方位直播的手段和渠道,让你同步感受第一现场的同时,通过社交媒体实现观点互动。这既是突发直播之魅力,亦是突发直播所追求。
  ——央视资深主持人  鲁  健
  
  突发直播的最大魅力来自现场。花自开,水自流,世界本来就在那里。如果你是现场记者,你不过是要发现它,并表达出来。所以,你要“含”着点儿,而它要“露”出来,因为观众要看的是现场,现场才是主角。
  ——央视资深记者  孙宝印
展开
精彩书摘
  什么叫直播?这个概念好理解—一比一叙事、无剪辑、共时性等,背不出定义貌似也不影响工作的开展。
  而直播有些什么类型却务必要厘清,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节目的编排、镜头的切换和传播的效果,不能糊涂对付。若是一味剪不断、理还乱,必定伤及直播,乃至重伤。
  本章的写作缘起于一场三峡直播。2009年三峡实现175米蓄水的直播,主持人正襟危坐地问现场记者:你认为达到175米意味着什么?然后,记者一口气讲了175米使三峡工程的四大效益发挥到最大值……
  这可视作对直播类型的误用,即“以连线替代现场”,确切地说,本应做成现场报道式的直播,却被设计成了连线直播。
  看似一样在现场,看似屏幕上也加盖了“直播”印章,然而,直播与直播,其实大有不同。本书参考了何绍伟的观点,将直播从现场信号的角度分为三种类型——实况转播、现场报道和连线,并以实战案例予以诠释。
  一、实况转播≠现场报道≠连线
  现场直播应当分为几种类型?通常的答案是事件性和非事件性,这是从所谓“新闻性”的角度来区分的,这个答案对直播的实战没有多少指导意义。
  从直播本体的角度,我们将现场直播分为三种不同本质的形态:实况转播、现场报道和连线。这三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互相穿插,但根本上是有区别的。由于长期认识不到位,做得也不到位,最常见的错位就是将连线等同于现场报道,把现场报道等同于实况转播。
  1.实况转播(Live Coverage 或 Live Broadcasting)
  实况转播是指通过实时传输技术,将稍纵即逝的实况原封不动地转播给观众,它的最大特点是“特定时间的唯一性”。比如“嫦娥二号”的发射时间 —10月1日18点59分57秒,时不我待,即使多等3秒钟就可以完整上《新闻联播》头条也不成。
  2010年10月1日,由于“嫦娥二号”发射时间与《新闻联播》开播撞车,为完整转播实况,《新闻联播》在播出片头的同时小视窗直播发射实况,这是《新闻联播》开播32年来的一次重要创新。
  实况转播,除了特定时间的唯一性,还应满足两个条件:首先,与事件的核心动态真正同步,事件发展的趋势是未卜的、有悬疑的,而不是在结局已定之后,再所谓“第一时间”呈现;其次,记者必须处于核心现场,非核心现场的直播往往意味着尴尬的开始。
  中国台湾东森电视台有句口号叫“永远挺进第一线”,这个第一线正是事件最核心的地带。比如“莫拉克”台风重创的小林村,数百人被泥石流掩埋,东森电视台的SNG(卫星新闻采集)小组比救援队伍抵达得还要早。不过,他们抵达时,灾害业已发生,小林村直播,严格说不属于“实况转播”。同一时期,东森电视台在台东做的“金帅饭店倒塌”的直播,才是货真价实的“实况转播”:一座倾斜的大饭店在镜头前轰然倒下,记者带着几分惶恐把现场介绍得很完整,被全球媒体转载!
  在实况转播类型直播中,现场画面永远比记者的脸蛋重要,现场的声音也远远比记者的伶牙俐齿更加重要。在智利矿难33名受困矿工升井的直播中,电视直播镜头永远对准井口和现场的矿工家属,记者无须露脸,当然,记者的画外音也是重要的信息源。
  值得思考的是,一些非突发性的活动,比如奥运会开幕式、国庆阅兵式、南京阿育王塔佛顶舍利展露真容等,因为人为干预,其时间具有一定的唯一性,其过程也因为人为保密,对公众保留了相当的“悬念”,对之进行的直播,亦可视为“实况转播”。美国学者将此类型直播称为“媒介事件”。这类直播有三大特点:其一,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度的观众的参与(收看)本身是事件的历史意义的重要部分;其二,观众为了收看直播,往往要打破日常的生活及收视习惯;其三,在直播之前就有相当的“知名度”,是事先大张旗鼓张扬的事件。
  2.现场报道(Active Live Shot)
  现场报道式直播是最常见的直播形态,它是指:记者是在核心事件落幕、结局基本闭合后“很快”抵达了现场,在现场只有些许动态“残留”,或者捕捉到事件的第二落点,最常见的是事故救援。现场报道式直播,时间的紧迫性是有限的,直播价值也不及实况转播。
  现场报道与实况转播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往往依赖记者的现场解读,记者在现场充当“导播”角色,他一边目击,一边解读,尽管核心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依然能给观众营造浓烈的“此时此刻”之感。
  比如伊春空难,头一天晚上发生,哈尔滨应急点记者王跃军等千里奔走,于次日凌晨7点在《朝闻天下》中直击空难现场:救援人员在雾气氤氲中清理遇难者遗体,王跃军身后5米的地方是七零八落的被熏黑的飞机残骸,镜头从他所在的地方向500米外的远处推去,隐约可见伊春机场的跑道——画面说明了一切,这500米正是夺魂的距离。
  ……
展开
目录
前言突发直播,最是那一秒的极光
第1章 前线篇:现场直播的三层空间
一、实况转播≠现场报道≠连线
二、那些在台风中挣扎的记者们……  
三、那些沦为演播室配角的现场
四、拜托,来一段现场 
五、再见,蒙太奇崇拜 

第2章 后方篇:现场直播的三轴编排
一、三轴叙事:建构直播的气场   
二、X轴:第一时间轴(元叙事轴)
三、Y轴:第一现场轴(现场叙事轴)  
四、Z轴:第三方信息轴(外来信息轴) 
五、罐头制作:调和直播的味道

第3章 工事篇:现场直播的功能阐释
一、见证历史瞬间
二、呈现多维状态
三、传导舆论压力
四、缔造媒介事件
五、强化议程设置
六、蕴蓄言外之意 

第4章 战略篇:现场直播的言语表达
一、直播记者的四不与十有
二、直播表达的陷阱与攻略
三、直播主持:毕其功于一人 

第5章 战术篇:现场直播的叙事策划
一、三场旱情直播:虎头蛇尾   
二、一场断桥直播:荡尽从前
三、救人!荆州人链救人:倒叙直播 
四、救人!挺进宝庄村:悬疑直播
五、古都禅意:一场宗教仪轨的直播策划
六、古墓盗影:一场静态考古的直播叙事
七、假如直播叙事有公式  

第6章 情报篇:现场直播的最新趋势
一、催生SNG文体  
二、技术之争白热化   
三、直播地球村化  
四、媒介事件型直播式微
五、网络直播的黎明 
六、网络直播:在中国的可能性

第7章 败仗篇:现场直播的失范考察
一、骄兵作战者忌
二、透支信用者忌 

第8章 兵器之战:媒介即信息
一、粗放化:肇始于土洋结合
二、小型化:一个营到一个人
三、尖端化: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四、亲历的事:张健的横渡,意外的质疑
五、后来的事:打个哈欠也能直播出去

第9章 理念之战:人文PK民生PK突发
一、人文直播:牛刀小试
二、民生直播:星火燎原
三、公共新闻学直播:流星划过

第10章 往昔之战:向来萧瑟五十年
一、话说当年:开国元勋与直播
二、话说当年:直播肯尼迪之死 
三、话说当年:文革时代的直播 
四、20世纪80年代:CNN的冒出来与CCTV的走出去 
五、1997年:中国电视直播年
六、日历新世纪:直播新世纪 
七、9?11直播:央视永远的痛 
八、新闻频道,千呼万唤始出来
九、涉台直播:自想象到惯常

第11章 透明之战:从避讳走向公开
一、从开放负面到直播负面
二、1994年:三场火上了沉痛一课
三、新世纪,发言人制度下的直播
四、松花江污染报道:五年两个样
五、从3?14到7?5-直播与话语权

第12章 揭黑之战:矿难直播
一、2001,第一起被媒体捅出来的矿难瞒报
二、2002,记者、盲井与金元宝
三、2008,直播车闯入矿难现场
四、2009,鹤岗矿难,无法隐瞒的真相
五、2010,从王家岭到渑池

第13章 时间之战:地震直播差距几何
一、题外一笔:中国地震报道史略
二、面对汶川大地震,直播够快吗
三、面对汶川大地震,直播够冷静吗
四、面对汶川大地震,直播够专业吗
五、地震报道:与其辟谣,不如警世

第14章 收视之战:台湾启示录
一、他山之石:东森启示录
二、拆招台湾SNG语态
三、细说台湾SNG乱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