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长教龄的负面影响机理教龄长的教师抵触基础性绩效薪酬项目是因为,基础性绩效薪酬项目中的工龄工资比例稍低,和教9币期望不一致,表明教师期望更高的工龄补偿。巢小妹(2011)证实:对冲动性人格特点分析发现,教龄越长,在此维度得分越低,且0-5年教龄组的教师焦虑组得分显著高于11-19年教龄组的教师得分。对过分自信的人格特点分析发现,总体趋势来看,教龄比较短的教师在过分自信维度上得分较高,而教龄比较长的教师在过分自信维度上得分则较低,且教龄在6-10年的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教龄组。对胜任的人格特点分析发现,整体来说,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在胜任力的人格维度得分呈现递增趋势,且0-5年教龄组的教师在此维度得分显著低于6~10、20年以上教龄组。从基础性绩效薪酬偏好看,教龄越长,付出越多,经验和技能正常情况下积累越多,应该给予的补偿应该越多。在目前情况下,教师的工龄工资比例偏低,往往造成教师的抵触态度。
3.教师中低职称的消极影响机理
目前国家、省及市(县)的政策规定,教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在考核的基础上,由学校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根据实际情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
按照上述政策意图,可以看出,教师的基础性绩效薪酬偏好必然得到强化,因为该部分比例高,容易考核,一定程度上不和教师的劳动结果直接联系,只和教师的岗位职责有关。而岗位职责越高,基础性绩效薪酬越高,但是岗位职责高的往往是教师职称要高。
教师的岗位情况,一般表现为所教学科或课程、职位(领导或管理职位、班主任)、专业技术职称等。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一线教师主要职责就是承担学科与专业技术职称情况,而前者关系也不十分重要,很难区分教师职责差别,于是真正体现教师岗位职责差别的,就必然体现在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上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