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28257
  • 作      者:
    潘裕民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潘裕民,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黄浦区教师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当过中小学教师、校长,并曾在高校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等。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发展研究》《上海教育》《上海教育科研》等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已出版《中国传统文化概要》《宋诗经典解读》《唐宋词的魅力》《校本研修共同体:构想与实践》等著作。有多个项目荣获上海市、区级教育科研成果奖。近几年,开设了多门上海市、区级教师培训课程,应邀在全国各地作教育讲演百余场。
展开
内容介绍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教育转型的背景和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仅有理论引领,还有诸多教师教育和教师成长的成功案例做支撑。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2.工程师论——教师的专制与教育的扭曲
  “人类灵魂工程师”据说原是斯大林对作家的称呼,后来人们将其移用于教师身上,于是,至少在中国,“人类灵魂工程师”便成了教师特定的称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包含了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因此教师的职责是“育”人,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能力。然而,工程师论是一个“混合型隐喻”,将一些互不相容的形象生硬地并置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牵强、不太协调的图像。首先,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而与此同时,“灵魂”这个概念将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照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往往漠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把学生视为无生命之物而任意改造,在师生关系中表现出专制倾向,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认同者与遵从者。也许,这个隐喻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将抽象和具象、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人和宇宙合为一体。
  从教师自主权考虑,工程师论也隐含着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似乎比较重视教师的能动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计塑造学生、改变学生。而另一方面,它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上级对产品通常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工程师只能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方案和流程操作,不具备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主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被规范,必须享有一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灵魂工程师”的冠名扭曲了教师的形象,自然也扭曲了教育,它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要知道,人类的灵魂不可能是一个机器,让工程师任意修理,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或者改变。而且,教师自己的灵魂由谁去塑造呢?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途径与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第二章 “文化自觉”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道德自觉
二、理论自觉
三、专业自觉
四、实践自觉
五、思维自觉
第三章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
一、“角色定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二、“专业发展”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核心要求
三、读书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章 教师应以教育创新为最高追求
一、教育应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二、教育创新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第五章 教师学习是提升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教师为什么需要学习
二、让学习成为当代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教师学习的主要途径
第六章 和谐教育呼唤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
二、教师要关爱学生
三、教师要对学生负责
四、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
第七章 为师的境界与追求
一、由“境界”一词所想到的
二、做一个有境界的教师

第二篇 教师阅读
第八章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一、教师读书的当下意义
二、读书是世界性的话题
三、如何认识和改变教师的阅读现状
……
第三篇 教师继续教育
第四篇 教育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