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与虚”相结合,让听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1.迁移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增强理论课的生动性和亲和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讲清、讲透自然科学的知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如若不然,就会造成学生云里雾里的感觉,同时,合肥工业大学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为了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深刻剖析自然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使课程案例更契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从而使理论教育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我常常会利用休息时间去听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讲座。比如,为了上好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这一部分内容,我曾经去中国科技大学听过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方面的讲座,所以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能够结合讲座里获得的知识和讲座老师形象的比喻进行讲授,从而紧紧地扣住理工科学生的注意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些部分非常抽象,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把握理论的内涵,我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迁移”教学而服务的生活细节。比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列宁“物质”概念的理解是学生能否顺利步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殿堂的重要一环,怎样使学生在哲学抽象的层面上把握好“物质”概念,很长一段时间困扰着我,这个概念如果说不透,学生的思维就很难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的哲学思维层面。一次我在偶然带着女儿购买水果的时候,不到三岁的女儿嚷着要吃一种叫“水果”的东西,我忽然联想到了哲学“物质”概念的教学,即水果是在对苹果、橘子等若干存在物的共同特质进行抽象概括后而形成的一个概念存在,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也是对具有客观实在性的存在物进行抽象概括后而形成的一个哲学概念。这样的迁移教学获得了学生的点头和笑意,它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2.言教身教耦合,让理论教育生成一种心理“场”效应
言教身教耦合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方法。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易于建立一个师生“同欢共悲”的情感场,学生愿意甚至渴望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识别教师的情感与理性,同时也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激起同构的心理体验与理性反思,这种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相互感应、相互激荡而形成的教学共鸣状态,会使理论教育过程产生事半功倍的神效。只有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一个实实在在与自己平等的人,是一个自己可以信任的朋友时,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隔阂,才能形成教育过程的人际交往互动,形成一种相容的心理氛围;也只有在这种氛围内,教师对学生所进行的理论教育才能被学生所接纳、内化,才能出实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