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书《李光耀观天下》(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中写道:12岁的李光耀考入了当地顶尖的英校莱佛士书院(初中部),18岁时考入该校的高中部莱佛士学院,荣获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后转入剑桥大学攻读法律,获得“双重第一荣誉学位”。莱佛士学校的经历使李光耀终生受益,他在回忆录中说:“当年是竞争对抗的年代,也是建立永恒友谊的年代。”
作为早年从莱佛士书院走向世界的新加坡老一代留学生,李光耀先生非常看重各国学子之间的交换与互动,留学期间,他就非常珍视同窗共读的孩提时代所建立的友情。他说:“哪怕你不认识一个人,只要身份背景相同,对方就很容易接受你,学校联系起着很好的作用。”这句话的解读是:在纯真年月所建立的纯洁友谊,历久弥新。他坚信,这些精英日后修炼成各路“神仙”,身为领袖的他们,无论地处何方、身居何职,都会相互提携、方便合作,定然不会忘怀那曾经在异国他乡栽培了他们的第二母校以及青梅竹马的岁月交情。
李光耀与夫人柯玉芝,就是莱佛士书院的同窗校友。
在李资政的倡导下,莱佛士家族和不少自主中学,把目光都投向了人才济济的中国。从此:
一封封邀请函往返于新加坡——中国教育部门的官邸,
一封封协议书穿梭于中国——新加坡顶尖学校的校园:
一份份答卷经过了多少中国少年精英的笔尖,
一张张录取通知抵达了多少年少有为的手心。
这项考试分成两部分,笔试和口试:
笔试有数学、物理和英文。据说英语的水准起自新加坡小学三年级的程度口试用英语进行,据说,所考的不限于知识,更重视阳光和自信、自立与包容。
我清楚地记得有这么一桩发生的事情:
“叮铃铃……叮铃铃……”电话打到新加坡我的寓所,对方是中国一间著名中学的校长。
“老师,我校这次考试的状元女孩儿居然落榜,是不是失误?”
“没有失误,而是错误。错在孩子的素质。”作为外事组的工作人员,我作了解答:
“面试的那天,当考官问及:同学相处,如果对方失礼,你将怎样应对?她的回答是:以牙还牙、加倍反击!”
据悉,新加坡的考官当场面面相觑,感慨唏嘘。
几经斡旋,这个聪明绝顶的女孩还是如愿以偿,成为了骄傲的“莱佛士人”,不过当我在女中校园见到她的时候,脸上不再看到傲气!
“我们所招的不一定是学业成绩最好的学生,但一定是综合素质最高的学生:我们所收的不在乎家境的贵贱,但一定把握品行的优劣。”
所到之处王斯芸院长总是这么对学生和家长如是说。这位院长言简意赅、不苟言笑。他的襟怀,要靠你的身心去感受!也许他还记得我在每场说明会上的哕哕嗦嗦吧?至今想起来都会羞愧!是他,教会我说话的技巧:一言中的、惜字如金。他,不愧是出自书院的老莱佛士人,哈佛训练出来的精英。
不附设任何约束条件的“中国留学生奖学金交流项目”,颁发的是全奖。除了提供昂贵的学费、住宿费、膳食费外,大到往返的机票,小到校徽、铅笔,纸头,都由学校支付。学生踏进书院:为其开设的个人户头里就存入了一大笔零用钱。一些来自穷乡僻壤的孩子,用它购买机票,邀请一父母前往探访:来报答含辛茹苦、辛勤养育了自己的爹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