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无名:父母原来不神圣
生命的创造,从科学上来看,是一种奇迹。
因此,创造奇迹的父母被看成是神圣的代名词,这件事似乎不必再讨论。父母的神圣被诗人、艺人所歌颂,就连小学生写作文也要有意无意地“狠狠”歌颂自己的父母。
然而,绝大多数父母只是这个社会上的普通人,并不是领袖、伟人和明星。他们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社会上默默无闻,在家庭中恣意生活,遵从着世俗的规则,有时候还缺乏自持地乱发脾气。就是这样的人,普通到从来都没人敬佩,一辈子都不可能上电视,甚至昨天还因为在工作单位偷奸耍滑被领导批评,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被路人鄙视,在家里摔东西爆粗口而使亲人受伤,怎么只要到了自己孩子的作文里,就突然爆发出神圣的万丈光芒了呢?
所以,这个世界上觉得作为父母是神圣的人,也许就剩下父母自己了。
当然,还有生下来就被洗脑的孩子。
之所以要用父母是神圣的来给你的孩子洗脑,一来是为了掩盖自己并不神圣,甚至还有些懦弱和庸俗的本质;二来则是下意识地要为自己控制孩子、管理孩子、戕害孩子,甚至美其名日“教育孩子”找一个听起来充满浩然正气的合法性的理由。历史上的君王强调“君权神授”,我们的父母强调“爹妈权准生证授”。奸雄曹操同志如此雄才大略,为了师出有名的合法性也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的父母显然也得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下给自己找个合法性的借口,那就是“挟神圣以管孩子”。
父母要是跌下神坛,一切对孩子大义凛然地管控,就都是空中楼阁了。所以,几乎没有父母会敢于放弃强调自己的神圣。
如果我们是具有逻辑思维的正常成人,我们下面就来想一想,所谓父母神圣,究竟神圣在哪?
1.1从动机来看,何来神圣
为什么要孩子?
这个问题探讨的,从心理学来看,是个动机问题。
如果父母要孩子的动机是神圣的,比如“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生个孩子如果是为了解放全人类甚至全宇宙,确实是比较神圣的,持有这种动机的父母也真是称得上神圣。
如果父母要孩子的动机是庸俗的,比如“养儿防老”——把生孩子视为缴纳养老保险,或者“传宗接代”——把生孩子视为对自己的生命进行数据备份,那么不把孩子当人而当成账户和硬盘的父母,本身也是庸俗的,更谈不上神圣。
除了上述极端神圣和极端庸俗的例子,比较普遍的要孩子的动机都有哪些?我们不妨分析分析,看看这些动机究竟有多神圣。“结婚三年了,该要个孩子了。”
是谁规定结婚三年以上就“该”要个孩子?更进一步,是谁规定结婚就一定必须要孩子?持有这种动机的父母,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有多想要孩子,否则他们也不必磨蹭三年再考虑这个问题,他们很多时候是在犹豫中迫于社会的压力——“你看他俩都结婚这么久了,还没有孩子,不会是有什么生理问题吧,嘿嘿嘿。”
为了不让别人“嘿嘿嘿”,结婚已久的夫妻决定要一个孩子,以终结街坊邻居对他们生育能力的猜测。
为了自证生育能力而要孩子,这事儿神圣吗?
“同龄人都有孩子了,我们没有落后。”
是谁规定同龄人有了孩子,我们就必须有孩子?又是谁规定如果没有孩子就落后于他AT?
很多时候,这种压力来源于上一辈父母的督促,而上一辈父母的压力则来源于自己周围的同龄父母前赴后继升级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他们的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纷纷成为“爹妈2.0”的时候,作为仍然是“爹妈1.0”版本的他们,深切渴望着“含饴弄孙”的美好晚年生活——棒棒糖已经买好了,就差小孙子了。所以就用尽力气对自己的子女施压,让他们迅猛地完成造人工作。
而接受了这一重大使命和压力的他们的子女,只好互相督促,抓紧时间生孩子了。
……
展开
——学大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