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养笔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3054334
  • 作      者:
    薛涌著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薛涌继《一岁就上常青藤》后新力作,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的亲子教养笔记,中美教养碰撞下的思考结晶。
  书中所述内容都是当下家长在教育中关注的重要话题,如:
  ◎未满6岁的孩子该不该读小学?
  究竟是十七岁还是十八岁上大学并无关紧要。但是,上哈佛还是上个两年制的社区学院则有天壤之别。
  ◎怎样教孩子阅读和写作?
  教得太多并不好,可能会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她,压抑了她自己的创造力。我的角色是和她交流,启发她应该注意的某些亮点,不断向她提问:你究竟想说什么?这样才能把她内心的东西启发出来,帮助她从流水帐般的发散式读书笔记过渡到有目的、有主题的写作。
  ◎好爸爸有多重要?
  父爱和父教,在塑造孩子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方面,恐怕比母爱、母教还重要。
  ◎怎样用体育培养孩子的品格?
  游乐场是孩子们社会化过程的核心场所,塑造着孩子心目中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如果家长对这方面的现象熟视无睹,让孩子在游乐场中形成跟从心理而不是领袖心理,到了青少年期人格定型后,再矫正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怎样给孩子送礼物?
  父母送孩子礼物,其实并不是简单地送一件东西而已。礼物应该体现父母和孩子的共同经验,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家长能作的最有益的工作,还是帮助孩子发展出适应并不完美的环境的能力。
  ◎为什么不要学“虎母”
  我与蔡美儿在教育哲学上的最根本不同:她逼着孩子用功,我帮助孩子立志。逼孩子用功,就必须消减孩子的自由;帮孩子立志,则要给孩子尽可能充分的自由。
  ◎怎样让孩子练钢琴
  在练琴的问题上,关键不是孩子的钢琴水平有多高,而是在这方面的训练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
展开
作者简介
  薛涌,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北京晚报》、社科院政治所工作,后赴美就读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任教。已经出版作品有《一岁就上常青藤》《天才是训练出来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等书。他还长期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他对美国社会和教育有着长期、细致的观察,一直是“通识教育”的倡导者。他特别强调精神和身体的全面发展,除了研究、教学、写作外,一直投身于严格的体育训练。他不仅倡导体育的健康价值,更强调体育的精神价值和教育价值,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的教育使命。2013年,创立薛涌留美预科。
展开
内容介绍

  《参与孩子的成长》是知名教育专家薛涌继《一岁就上常青藤》后,时隔四年,又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诚意之作,献给正在为子女教育发愁的中国父母。
  薛涌1995年赴美,旅居美国18年,时刻体会着中美教育的异同,在他看来,中美教育中都有值得家长学习的地方。美式教育强调“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培养孩子的信心、对世界的好奇,进而刺激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一生的奋斗中有更大的主动性。 即“以孩子为中心”的启发式教育。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注意力时段很短,不愿意经受漫长、枯燥的训练,面对挫折容易灰心甚至放弃。孩子内心的火焰即使点燃了,烧一会儿往往也会灭掉。只有不断地加柴,火焰才能持续地燃烧。所以,如何延长孩子的注意力时段,培养孩子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重要责任。中国式的教育则强调就是第二个面向。
  《参与孩子的成长》就是薛涌身为一个中国爸爸在美国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受中西两种教育方式碰撞而出的菁华之作,书中既融入了当前美国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又有作者在育儿过程中的实操经验。是一本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个性之作,正如小巫的评价:他不仅仅教是教你培育孩子之术,更是要您懂得培养孩子之道。从他的文字里悟道,开发出适合自己家庭状况的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家长应该干什么
  那么,当把教育留给孩子自己时,家长应该干什么?当然不是无事可做。其中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心中的“内在教师”找工作:把孩子放在各种各样有益的环境中,让其心灵自发地感应。女儿两个月到十四个月这一阶段,我们全家住在日本的横滨市,家离海岸著名的山下公园很近。从一到日本开始,我就几乎每天都要带女儿到公园走一趟。因为海滨到处是海鸥,飞起来十分壮观。我是希望这场面对她有所刺激。我只记得我小时候和父母去颐和园时第一眼看到昆明湖时那番美丽的震惊。我忘了是几岁,只是知道从小的多少教育我都没有记住,可这一瞬间的印象则终生难忘。我希望女儿早点有这番经验。但是,孩子实在太小。我经常还没有走到公园,她就在我胸前的婴儿挂袋里睡着了。我只好在公园里苦苦等着她醒来,而当她真看到海鸥时,似乎也不如我期望得那样兴奋。我实在是搞不懂她小脑袋里的“内在老师”是怎么工作的。
  和孩子的这番经历使我认识到,我并不懂怎么教育她,还是她自己更懂,而且她经常能教育我。我带她外出把她抱在胸前时总是让她脸朝前,以更好地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我则观察她,向她学习。一次,从一个购物中心出来,她眼睛一亮,头仰起来,两只小手上扬,嘴巴也不禁张开,仿佛是在惊叹:“哇!”我马上顺着她的眼神看去,面对的正好是广场上的一座巨大的抽象雕塑。我忘了她那时是四个月还是五个月,总之还不会说话。这大概是我观察到的她第一次对外界有如此激动的反应。其实,这一雕塑坐落在我每天上学必走的路上,但我来去匆匆,从来没有太注意。女儿的反应,则使我开始仔细端详这尊雕塑,发现了其艺术气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不断地告诉我,这几个月的婴儿,确实比我敏感,心灵更加开放。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把她抱在胸前,让她脸朝前,在各种自然风景、城市广场和雕塑间走来走去。她心中自有“内在教师”给她讲解,比我高明多了。
  女儿长到三四岁以后,和成人建立了基本的沟通能力,我们有对她传授知识的机会了。但是,我们从来都坚持这样的原则:万事让孩子自己先经历体验,切不可事先给她一个框框或结论。做家长的,必须保持在孩子面前的谦卑以及对童年的崇拜。如果我们相信孩子是花朵的话,就让她自然绽放,也不要想当然地预期花开了后是个什么形状和颜色。用手去把花瓣掰开,即使能一时领略盛开的景象,那花也很快会枯萎。我们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对环境作出反应,孩子则根据她的内在直觉和经验对环境作出不同的反应。我们总怀疑自己的反应是平庸的,她的反应则是这个小生命对世界的新贡献。过早地对她“传授知识”,实际上就是用我们有时是陈腐的知识替代了她最有创造性的直觉。还是回到开篇:孩子要是太早就被传授了“白日依山尽”、脑子被成人的知识框住,可能就丧失了自己的感知能力,说不出“破碎般的美丽”来。
  ◎好爸爸有多重要
  这是本父亲写的书。虽然我对母亲们的伟大充满敬意,但要利用这个机会特别讲讲爸爸的重要。
  我在《一岁就上常青藤》中记述育女的经验,说在女儿7岁半前,我每晚都要和她一同躺下,抚摸、按摩着她的背,直至她入睡。这一“保留节目”,没有一日错过。直到女儿11岁半时,我偶尔跳过几天,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如此。连她自己都知道这样实在太娇惯了。
  女儿跟妈妈亲是天性。有些明明需要找爸爸的事情,也本能地喊“妈咪”。这时做父亲的总难免有点酸溜溜的感觉。但我的“保留节目”当妈的却抢不走。妈妈哄女儿睡觉,很难哄着,经常万般无奈之下把事情再推给我。而女儿一旦看到爸爸到了床前,马上有一种安宁之感,睡意蒙眬,一会儿就进入梦乡。
  更重要的一点:我哄女儿睡觉时,她经常话特别多。父女俩有时干脆讨论起问题来,从音乐、历史、文学,到道德、人生、社会、经济、政治,几乎无所不涉及。我一直称这是“睡前讨论班”。比如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政府是否应该在财政困难时大印钞票等等大人的问题,女儿居然也兴致盎然地要和我讨论,有时兴奋得不想睡觉。
  俗话说,孩子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更不用说孩子一生下来就要母乳喂养,和妈妈在身体上几乎都难以分开。20世纪对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儿科医学等影响巨大的依恋理论,主要也是围绕着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展开。养育孩子是母亲的天性,举世皆然。父亲在这方面和母亲竞争,难免要自讨没趣,还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好。甚至动物世界都是这个规矩。美国虽然经历了女权运动的洗礼,父亲越来越多地操持家务、带孩子,但耶鲁大学的临床心理教授和儿童专家Kyle D.Pruett惊叹,关于父亲在教育孩子中的角色问题,在英文资料中几乎没有像样的专著。
  根据Pruett教授的研究,新生儿六周时就能分辨出父母的声音,八周时就对父母发展出不同的期待。父爱和母爱一样,对孩子的发育都非常重要。比如,那些经常受到父亲照顾(包括换尿布、抱着哄觉、讲故事、读书等等)的孩子,长大后抵御生活压力的能力明显要强一些。他们更自信、更有耐心,功课也好很多。和父亲独处时间长的孩子,探索性的行为和社会技能都更加突出。这在父女关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心理学家Ellen Bing在20世纪60年代初进行过一项开创性研究,发现父亲小时候给女儿读书,对女儿高中时的语文能力有重大影响,而母亲不管是给儿子还是女儿读书,都没有这么强的影响。另一位学者Norma Radin发现,女儿或儿子的智商,和父亲的关爱程度有正比关系,和父亲的严厉程度则有反比关系。中国那种“严父慈母”的教育方法,似乎有些站不住脚。Henry Biller则揭示出,缺乏父爱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的能力要稍弱。20世纪70年代对MIT(麻省理工学院)一年级女生的研究也证实,父亲和女儿分享在数学和分析性思维上的兴趣,对孩子日后在这些领域的能力和兴趣有着巨大的塑造作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Frank Furstenberg和Kathleen Harris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具体的数据:那些感觉和父亲亲密的孩子与那些和父亲没有这种亲密感的孩子比起来,上大学或者高中毕业后维持稳定工作的比例要高一倍,进监狱的比例低80%,青春期怀孕的比例低75%,经历多种抑郁症的比例减少一半。
  可见,尽管对父爱、父教的研究还很缺乏,但是父亲对孩子成长发育至关重要的意义已经被许多心理学家所证实。随着西方对这一问题渐渐开始重视,估计更多的研究结果会不断涌现出来。
  那么,父爱、父教和母爱、母教究竟有什么区别呢?理解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扮演好父亲的角色。
  生物进化过程造就了父母的明确分工。母亲从一开始就负责满足孩子基本的生存需求,比如喂奶。母亲后来对孩子的照顾,也多是围绕着这种生存的物质需求而展开的:孩子是否吃饱了、穿暖了,是否干净,等等。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当母亲完成了这些职能后,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也正好为父亲提供了舞台。研究者发现,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主要不是体现在温饱等方面的基本物质照顾上,父亲更关注的不是这些,而是直接和孩子玩起来。母亲虽然也和孩子玩,但即使玩起来也处处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的考虑。母亲总是用儿童玩具和孩子玩,玩的是地道的孩子游戏。父亲则更加“非功利”,经常不通过玩具和孩子随意地玩,而且特别喜欢让孩子参与自己的游戏,比如打球,而不是玩孩子的游戏。总之,父亲和孩子的互动,往往超越了生存的基本物质需求,进而引领孩子冒险、探究。当然,人类的文化又强化了这一模式。即使在现代西方社会,一般家庭中大多还是父亲在外面闯天下,母亲在内理家照顾亲人。孩子往往会顺着父亲的视野去看社会。因此,父亲经常是孩子和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
  以孩子练琴为例。你观察许多家庭就会发现,母亲监督孩子练琴,孩子经常会撒娇,拖延或干脆拒绝练习。即使母亲自己是个音乐家,也往往一筹莫展。父亲监督,孩子则更多地集中精力工作。我们中国人往往把这种现象归结于“严父慈母”的功能。其实未必如此。我们家的女儿从来不怕我。她学钢琴从来都是妈妈带着去,我等于是“圈外人”。但是,监督练琴,常常是我更有效率。女儿见了爸爸,本能的反应就是该工作了。见了妈妈,则摆出一副吃奶的小样子没完没了地发嗲、贫嘴。
  总之,孩子对父母的感情需要是不同的。父爱和父教,在塑造孩子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方面,恐怕比母爱、母教还重要。西方在女权运动之后,男女的角色确实有混同之趋势。母亲在外面忙,父亲守家的例子也越来越多。但是,这种社会角色的混同,并不能取消进化过程为人类家庭设计的基本模式。怀孕、母乳喂养孩子的只能是母亲。母亲照顾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也是这种自然安排。父亲扮演着更多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社会角色,父亲把一定的“社会期待”带给了孩子。“爸爸期待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观念在学前孩子的心灵中就根深蒂固。所以,父亲在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念、人生目标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是母亲很难取代的。也只有当父亲和孩子关系亲密时,才能把自己的期待传达给孩子,让孩子的生活有个方向感。这比一天到晚督促孩子用功要重要得多。我和女儿的关系就是这样。我其实是个很能“硬”得起来的父亲,可以非常严厉,我经常告诫女儿工作时要有工作的样子,不许跟我耍在妈妈那里常耍的小孩子脾气。但是,正是因为我不时地对她严厉,不管白天发生了什么,睡觉时我总要守候在她身边,保证她带着无可置疑的父爱进入梦乡。我不一味地反对“严父”,但“严父”的本钱是孩子对父爱的信心。我虽然从来不具体要求女儿成为什么人,但她知道爸爸期待她有精彩的生活,能对社会作出卓越的贡献。因此,她根本不用督促,每天课后能够用功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多。
  ……
展开
目录

序言 小巫:道不同,无予为谋
引言
第一章 :学前期:让孩子的心灵自然绽放
认识婴儿的大脑
孩子的观察力超出你的想象
幼儿园战争
让孩子的心灵自然绽放
把教育留给孩子自己
家长应该干什么
好爸爸有多重要

第二章:小学:玩物也可以不丧志
“起跑线”之争:未满6岁该不该读小学
用第一人称爱国
女儿,你想说什么——我教女儿写作文
怎样教育“富二代”
怎样用体育培养孩子的品格
玩物不丧志

第三章:在美国“小升初”
择校
在美国怎样准备“小升初”
中美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越考越傻的心理学基础
让美国的小学生回答“钱学森之问”
美国的“小升初”对孩子提出了什么挑战
等孩子“小升初”时买房

第四章:初中:让孩子独立思考
圣诞节:我向女儿道歉
我用了八年时间回答了3岁女儿的问题
怎样教女儿学历史
怎样教孩子写作和阅读
鼓励孩子做项目
关注生活的案例
确立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矫正孩子的偏科,帮助孩子走出自我
让孩子面对生活的原初状态
要独立思考,就要先丢掉拐杖

第五章:为什么不要学“虎母”
你能逼孩子用功,不能逼孩子立志
我为什么鼓励孩子拿C
怎么培养孩子“不听话”

第六章:怎样让孩子练钢琴
孩子练琴是为什么
女儿从钢琴中学到了什么
跟上孩子的成长
结束早教的转型:还从学钢琴谈起
严厉的价值
让孩子专心
学钢琴的原则
初中——自我管理的危机
这个问题家长未必懂:怎样把握孩子的自由时间
结语:让孩子带着人生使命走出早教
附录:《一岁就上常青藤》专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