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要绐孩子自由孩子的世界中,房屋可以是圆形的,大海可以是粉红色的,汽车是可以在天上飞的……成人的世界中,缺少的正是孩子的天真和幻想。我们可以不理解孩子的世界,但我们不能打破他们世界中的规则。
——自题“孩子,快放下,那张卡片太脏了。”个孩子捡起了地上的一张奥特曼卡片,并乐此不疲地玩着。孩子的妈妈以“卡片脏”为理由,要求孩子扔了那张卡片。孩子不想扔。妈妈一把夺过了那张卡片,扔到了垃圾箱…这是我曾经看到的情景。
这样的场景再普通不过,因为我们身边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事儿,甚至我们自己就是上述场景中的那位妈妈。
可以设想一下,当孩子拆卸你买给他的价格昂贵的小汽车时,你有没有阻止过,当孩子剪纸拿反了剪刀时,你有没有纠正过7当孩子欢快地趴在地上看小蚂蚁时,你有没有反对过7当孩子欲顺着蝉鸣的声音爬树寻找时,你有没有制止过,有的妈妈给孩子制定了诸多无形的框框,要求孩子不能干这,不能干那。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妈妈,怕孩子弄脏了手,而拒绝了孩子玩那张卡片的权利。这位妈妈这样做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自由。
◇爱孩子。要给孩子探索的自由有人曾说过“孩子天生就是个探险家”,孩子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他想拆卸自己的玩具汽车,他捡起别人丢掉的卡片玩耍,他趴在地上认真地观看蚂蚁…-可是有不少妈妈却阻止了这些,理由不外乎有几点,脏、不安全、弄坏了玩具、会伤害到孩子…-在孩子的世界中,什么都可以作为他的玩具,很多事都可能激发起他的兴趣,这是他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开始。剥夺了孩子探索的自由,就相当于扼杀了孩子的观察、创造能力。孩子的手、衣服脏了可以洗,房间弄乱了可以整理,但是孩子的快乐被剥夺了,创造力被扼杀了,将很难有补救的措施。
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请给孩子探索的自由。
◇爱孩子,要给孩子犯错的自由生活中,孩子经常会有各种大人们认为不正确的举动。比如,孩子穿鞋子穿反了:组装玩具汽车时把轮胎放在了车身上面:帮妈妈洗碗时,把大碗放在了小碗上…这时候,很多妈妈就忍不住去纠正孩子的行为,理由也不外乎有几点,怕孩子穿错了鞋子会不舒服,怕孩子耽误自己的时间,怕孩子会把错误的行为当成一种习惯,怕孩子会摔碎了东西……殊不知,犯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人生体验,孩子是在犯锗中不断成长的。孩子穿错了鞋子,无需急于去纠正,他意识到穿上的鞋子不舒服,自己会尝试着把鞋子换过来。等他发现轮胎安错了位置时,他自己会重新安装的。也许,孩子安装起来的汽车根本不能再“行驶”了,但孩子会寻找汽车不能“行驶”的原因。孩子把大碗放在小碗上,只是可能会打碎两个碗而已。碗是有价的,孩子的探索行为是可贵的、无价的。下一次,孩子会试着把小碗放进大碗里。寻找正确方法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没有正确和错误,只有不同的组合和体验。只有心平气和地、不带功利地体验过不同的组合和结果,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参与到效率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孩子穿反了鞋子,安错了轮胎,打碎了碗,这些不是失败,只有当孩子停止尝试才算失败。孩子犯错的过程,是一个经历迷惑、苦恼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收获惊喜的过程。尝试的过程中,也许他会经历痛苦、困惑,那又有什么7只有经历痛苦和困惑,惊喜才会更有意义,不是吗'犯错也是孩子的权利,孩子会在犯错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成长。
◇爱孩子,要给孩子撒娇的自由孩子的需求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现在一个家庭基本只有一个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爷爷奶奶等好几个大人宠着,家里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在这种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孩子并不一定快乐,我们更应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即心理需求。
孩子l~6岁这个阶段,特别依赖妈妈,妈妈可以给他安全感,使他建立起对这个社会的信任。这个阶段,妈妈应尽量多抽时间陪陪孩子。但实际上很多妈妈白天要忙于上班,无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有一些反常的行为。比如,妈妈下班回家时,他会钻到妈妈怀里哭,以表达自己的委屈;他会黏着妈妈,让妈妈陪他玩,给他讲故事.他会编造谎言,告诉妈妈鼻子疼,眼睛疼,无非是想看看妈妈会不会在乎他……这些,都是孩子撒娇的一种表现。当妈妈的应尽量给孩子撒娇的自由,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