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本真生存与教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43599
  • 作      者:
    朱新卓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朱新卓,教育学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和教育社会学研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CSSCI来源期刊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博士学位论文《本真生存与教育》获得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提名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真生存与教育》基于对人性的重新认识和深入理解,本研究试图对教育的本体、功能、目的与方法进行反思和重建,为反思教育现状、进行教育改革提供思想基础和方向。现代性在带来物质富足的同时,使人陷入沉沦的生存,使教育走向功利化、浅表化的道路,远离了陶冶人性使之整全、卓越这个原点。这个恶性循环要由能够在主观上从身处的恶性循环中跳出来并有所反思、有所警醒的人去改造现代性、自己的生存以及教育。
展开
精彩书摘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已经意识到当前教育理论的更新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人,并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中国教育学的理论更新的角度来看,我主张把‘生命’作为教育学的原点,把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作为教育学不能丢失的基点去思考,进而再研究人的生命的独特,提出教育学的人性假设。”①她认为教育学视野中的人应当是具体个人而不是抽象人: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②该观点强调了人的主动性、整体性、人与环境的相互建构性,不仅和教育实践中实际存在的知识人假设相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和主体性教育理论、素质教育、交往教育论等相比也把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步,所以这种对具体个人和生命的重视在当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具有破旧开新的意义。
  “具体个人”观的实质是要把人从抽象还原到现实中,要把人放在实践中、生活中看待,因为实践中的人总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整体的人。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我们看待人的正确方式和态度。但“具体个人”的观点没有从这个看待人的正确方式人手,进一步深入、全面地揭示出具体个人的具体的人性内涵。我们还需要从“具体个人”观出发,进一步探讨具体个人的生命内涵,尝试建构适合教育学的人性论或者生命观。
  2.对人的生命内涵的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博士提出以“生命”作为教育学的人性论或者原点③,这和以“知识人”作为教育学的人性论、原点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还阐发了自己对于人的生命内涵的理解。
  ……
展开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教育:现代性的拯救
第一节 人陷入沉沦的生存状态
第二节 教育陷入异化的实践状态
第三节 问题析出与研究思路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二章 教育的人性论:人性灵
第一节 人性:人的生命中先天蕴含的类特性倾向
第二节 已有人性论的缺陷
第三节 人的类特性:灵性
第四节 灵性是人生而蕴含的生命倾向
第五节 人性灵思想体现了人性的真实面貌

第三章 教育的本体:发展人的灵性
第一节 教育以发展人的灵性为本体
第二节 教育的本体性功能和派生性功能
第三节 教育应以人性灵作为人性论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引导人进入本真生存
第一节 本真生存的特征:在生命机理上生存
第二节 本真生存的现代性困境
第三节 教育应当以引导人走向本真生存为目的

第五章 教育的方法:立足于存在性联系,和谐发展知情意
第一节 本真生存的达成路径:和谐发展知情意
第二节 立足于存在性联系与敞开之境建构知的自身
第三节 在礼法规训与美感体验中发展情感
第四节 澄明可能性以立志,调控情感以克己

结语:本真的教育反衬着现实之弊并提示着变革的方向
第一节 本真的教育可以使灵性至善并打破恶性循环
第二节 本真的教育因契合于人性灵而成其为本真
第三节 本真的教育并不因理想性而失去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