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已经意识到当前教育理论的更新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人,并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中国教育学的理论更新的角度来看,我主张把‘生命’作为教育学的原点,把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作为教育学不能丢失的基点去思考,进而再研究人的生命的独特,提出教育学的人性假设。”①她认为教育学视野中的人应当是具体个人而不是抽象人:要承认人的生命是在具体个人中存活、生长、发展的;每一个具体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个体生命是以整体的方式存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一日不可中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构成中生存与发展。②该观点强调了人的主动性、整体性、人与环境的相互建构性,不仅和教育实践中实际存在的知识人假设相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和主体性教育理论、素质教育、交往教育论等相比也把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步,所以这种对具体个人和生命的重视在当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具有破旧开新的意义。
“具体个人”观的实质是要把人从抽象还原到现实中,要把人放在实践中、生活中看待,因为实践中的人总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整体的人。这实际上是提出了我们看待人的正确方式和态度。但“具体个人”的观点没有从这个看待人的正确方式人手,进一步深入、全面地揭示出具体个人的具体的人性内涵。我们还需要从“具体个人”观出发,进一步探讨具体个人的生命内涵,尝试建构适合教育学的人性论或者生命观。
2.对人的生命内涵的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博士提出以“生命”作为教育学的人性论或者原点③,这和以“知识人”作为教育学的人性论、原点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他还阐发了自己对于人的生命内涵的理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