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期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基础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72601
  • 作      者:
    孙海英著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临沂大学博士教授文库:新时期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基础研究》在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在山东临沂等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2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走访,获取大量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到1984年开始的农村第二步改革,市场成为了配置农村社会资源的主要形式,改变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再到第三阶段建立“市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制度,直到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为一条农村经济建设纵向线。同时以国家向农村社会输入新的政治制度规则,即第一阶段,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了村委会;到第二阶段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进入到了村民自治阶段;再到现阶段村级治理体制结构性转型为一条农村政治建设纵向线。再以农村、农民为分析中心和基础,以农村治理、农村政权组织、农村民间组织、农民政治参与、农村分层等为横向结构点,构建新的农村政治分析模型,此分析模型的构建是《临沂大学博士教授文库:新时期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基础研究》的创新,它以农村经济和政治变迁发展为两条纵向线,以农村和农民为分析对象,结合各个维度与之密切的点面,突破了原有的分析模式,更加具体直观深入到农村和农民内部,是以微观分析反映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在全新分析模式下,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乡村治理的政治经验、农民的政治参与、农村民间组织、当代农民的政治分层等角度,对当代乡村政治作初步系统分析,解释了当代乡村政治状况和发展逻辑,寻求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的新动力和政治变革的方向,以政治发展来推动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乡村治理发展的方法和对策,同时为农村政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也为政府对农村的发展和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协商主体差异导致协商结果不公平和发展不平衡。在传统的村民自治模式中,上级政府对乡村治理有所控制,村级党组织一般都代表了上级的意图,是上级政府和党组织在村庄的代言人,在维护农村社会的政治稳定的大前提下,村民难以真正实施自己的民主权利。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传统的自治模式影响还是比较大,虽然协商民主被引入到乡村治理的实践中,但已经实施多年的自治模式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协商参与者的思维。加上某些乡村宗族家族势力因为利益的鼓动,往往操控了协商民主的过程,事先内定方案,压缩群众参加讨论协商的时间等。从而掩盖事实、破坏协商的程序。这种情况下达成的共识并非平等、自由协商基础之上达成的共识,并非协商各方真实意思的表现,这种协议很难让协议各方共同遵守,它和真正意义上的协商民主是完全相反的。协商民主这一民主形式,只有参与协商的公民具备充分的理性素养和较强的人际交往协调能力,才能顺利开展和达成效果。乡村协商民主的主体是农民,协商民主对其提出了一定的能力要求。在广大的农村,共同利益基础薄弱,大多数农民缺乏应有的理性和政治能力,不知道如何参与协商,如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往往容易导致民主协商的质量不高。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服从和依赖思想严重,我国农民没有民主和政治参与意识。收入的差异、经济地位的高低、政治诉求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各参与主体参与到协商政治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民主协商的质量。参与者在同意对方观点时态度明确,不同意时就会态度含糊不清,不敢或者不愿指出对方的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很多时候,有些村民虽然参加协商,但并不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而表现为一种盲从和附和。由于各种组织和团体参与,乡村协商民主的主体是多元的,这会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协商主体力量与资源的不平衡。这样就容易形成比较大的利益集团利用协商民主提供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操纵协商民主,以合法的形式达到自己小团体利益的目的,这更是违背了协商民主设计的本意。
  在农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合力,各个村民发展的不平等,参与的机会也就不平等,所有这些都与协商民主所倡导的公平、自由相违背,“协商”这一民主形式在农村发育得还很不成熟。第二,乡村协商民主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协商民主效率有待提高。我国的乡村治理结构中,村民自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相关的法律依据,特别是乡村的民主选举更是有很大的发展。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乡村治理政治经验
第一节 从治理的角度看村民自治
一、村民自治的回顾
二、村民自治的内容和方式
三、村民自治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乡村治理的困境
一、乡村治理缺乏相应的制度,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欠缺,农村公共权力的行使有待规范
三、公共产品需求急剧增加加重了与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矛盾
四、农村精英流失严重,村民自治的人才储备不足
五、村民自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六、农村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宗族势力有所抬头
七、农村黑恶势力侵入村民自治组织,破坏自治
第三节 协商民主的思考
一、协商民主与乡村协商民主
二、在我国乡村治理中推行协商民主的可能
三、协商民主在乡村的主要实践模式
四、我国乡村协商民主发展中的困境与制约
五、推进我国乡村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
第四节 乡村治理的展望
一、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不断创造乡村治理新的制度空间
三、加强农村经济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基础
四、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乡村治理提供人才保证

第二章 新时期我国农民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概念、方式及影响因素
一、政治参与概念界定
二、政治参与的方式
三、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
一、我国农民的制度化政治参与
二、我国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三、当代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新特点
第三节 农民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冷漠
一、政治冷漠的含义
二、政治冷漠的特征
三、农民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冷漠的具体表现
四、政治冷漠对农村政治的影响
五、正确认识政治参与中的政治冷漠
第四节 由临沂市“村两委”换届选举看农民政治参与
一、“村两委”选举在临沂市开展回顾
二、乡村选举面临的新形势
三、乡村选举中影响农民参与的问题
四、完善乡村选举推进农民政治参与

第三章 推动农村发展的新兴力量——农村民间组织
第一节 农村民间组织经验思考
一、农村民间组织的概念界定
……
第四章 当代农村阶层分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