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构想:“三分”农民,工农互动,广用机械(以江汉平原为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0386
  • 作      者:
    刘嗣明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晶,1958年生,湖北武汉市人,武汉大学历史学硕士,现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世界经济、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侨务工作等研究,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7项,出版《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构想——“三分”农民,工农互动,广用机械(以江汉平原为例)》、《武汉“十二五”综合配套改革深化研究》、《武汉改革开放30年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研究》、《世界市场经济模式及其最新演进》(上、下卷)、《当代世界市场经济模式》等学术著作16部(主编4部);发表学术论文50篇(核心期刊14篇、人大书报中心转载5篇、摘目1篇)、译文13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等大报大刊整版或大篇幅发表新闻稿或专论600多篇;有6项科研成果获9项奖励(中南地区图书奖1项、省级社科成果三等奖等2项、市级“五个一工程奖”2项、市级社科成果二等奖3项等);多次被《湖北日报》等省市新闻媒体评为“模范通讯员”、“优秀通讯员”。2010年获“湖北省侨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崔照忠,山东诸城人,1971年生,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对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农村社区化建设保持长期关注,并有一定的实证研究经验,已在国内外重点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篇。
  
  刘嗣明,1957年生,中共党员,湖北荆州市人,现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暨中国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区研究中心博导、教授,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共中央“全国马克思主义重点建设工程”重点培养专家,在中共中央党校“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研修,兼任国家及教育部区域经济及人文地理等学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区域经济及人文地理等学科建设评审专家、湖北省经团联常务理事、《经济评论》等多家报刊审稿专家,到港、澳访学。
展开
内容介绍
  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可行路径是“三分”农民。“三分”农民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从不同的路径将广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转移到非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及科技含量,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逐步减少农民的数量,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以江汉平原为例,“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是:“一分”农民离土脱农,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前往异地城市务工,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部分;二是大力发展本地的乡镇企业,农民通过自主创办乡镇企业或在乡镇企业务工来脱农。另“一分”农民从事不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加速高科技农业的产业化进程,走高投入、高产出、少依赖甚至几乎不依赖土地的现代化农业之路。随着前面“二分”的进行,就可以使江汉平原地区腾挪出大量的土地,再辅以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就可以使第三分即“一分”农民从事于依赖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提高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产生规模效益。同时,再从金融、科技、产品流通等方面加以改革与完善,就可以最终实现江汉平原地区农民数量的减少、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还可以向湖北及全国其他与江汉平原有类似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在向这些地区推广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不能“一刀切”。而对于那些与江汉平原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应积极探索、创新其他的发展模式。同时,要特别指出的是,“三分”农民构想中的“三分”,并不是机械的“三分”,只是一个形象的表述,主要是指出了三条路径。对于江汉平原地区的不同乡镇和湖北省乃至全国其他的省份,三分的比例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这一“三分”的核心思想、基本思路,则是基本一致、可以借鉴的。
展开
精彩书摘
  5.加强江汉平原的土地管理
  应以乡为单位对江汉平原的土地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行使土地所有者的权力。应规定农户之间的土地使用权的交易必须在乡土地管理站注册登记,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从此以后,购买者只与土地管理站发生关系,即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关系,而与出售者无任何瓜葛。为了便于管理,每年必须对江汉平原的农户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年检。土地管理站要建立土地档案,主要登记土地产量、肥力、使用变更等,监督管理土地的开发和使用。经营者不能掠夺性地进行耕作,经营期满的土地肥力必须高于或相当于期满前的5~10年的土地肥力,否则应赔偿损失。土地经营期满,一种是经营者必须将土地转让给其他经营者,否则将无偿把土地及其所属设施全部完整地交给集体,再由集体公开拍卖,这主要是限制土地被家族长期垄断,以解决土地稀缺性和少数人占有的矛盾。另一种是由原经营者续租,这主要是进一步发挥原经营者是技术、设备、经营才干的作用。究竟采取哪种方式,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处理,要有相应的竞争、法制作保证。
  (三)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改革运作程序复杂,涉及面广,触及到了各个方面的利益,况且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范围窄、保障力度小,加之城市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吸纳的剩余劳动力有限,如果江汉平原大量的农户出售土地使用权后,处于显性失业状态,不仅有可能引起社会动荡,而且也会使捉襟见肘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承受。特别是会有很多人顾虑重重,谈土改色变,担心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会导致私有制,改变农村改革的方向。为此,在推动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划清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与土地私有化的界线
  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会产生私有化吗?不会。这是因为:首先,我们坚持江汉平原土地集体所有,没有产生私有制的基础;其次,江汉平原一人拥有较多的土地使用权和多人拥有较少的土地使用权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拥有土地使用权,只表明拥有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权力,所以一个人拥有较多的土地使用权与公有制并行不悖,不会导致“私有化”,而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在农村土地关系上引进“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即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如果老是担心“私有化”而不敢让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无异于作茧自缚,阻塞发展道路。只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可以试、可以闯。这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但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消除投资者的顾虑,必须以法律来保证购买期不变,并可以在买断期内自由转让、继承。同时江汉平原国家和集体的基础设施要界定产权,有偿使用,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江汉平原土地的经营范围,要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保证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能力。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三分”农民的总体构想
一、“一分”农民离土脱农
二、“一分”农民从事不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
三、“一分”农民从事于依赖大面积土地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
四、“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
五、“三分”农民基本构想的推广
六、“三分”农民的核心:三条路径

第二章 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离土脱农
一、离土途径一:前往异地城市务工
(一)江汉平原农民前往异地城市务工的现状
(二)江汉平原农民前往异地城市务工的原因
(三)江汉平原农民前往异地城市务工的政策
二、离土途径二:在本地开办乡镇企业或务工
(一)江汉平原农民在当地开办乡镇企业或务工的现状
(二)江汉平原农民在本地开办乡镇企业或务工的政策

第三章 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从事高科技农业
一、江汉平原高科技农业的现状
二、江汉平原高科技农业的条件
(一)统一的作业场地
(二)规范的技能培训
(三)适度的资金投入
(四)高效的农业科技
三、江汉平原发展高科技农业的路径
(一)发展高科技农业的必要性
(二)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思路
(三)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方向
四、江汉平原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政策
(一)资金支持方面的政策
(二)技术转让方面的政策
(三)人才培养、引进方面的政策
(四)农产品销售方面的政策

第四章 江汉平原的土地流转
一、江汉平原现行土地使用权的弊端
(一)江汉平原土地使用权的封闭性、凝固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
……
第五章 江汉平原一部分农民从事机械化农业
第六章 江汉平原农村综合问题
第七章 工农、城乡互动——统筹江汉平原城乡经济发展
第八章 “三分”农民构想的推广——全省、全国
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
第十章 全国典型的土地流转模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