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度创新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9876
  • 作      者:
    任艳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任艳,女,1983年出生于湖南常德,国民经济学硕士,现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读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国民经济运行框架与制度研究、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与基本需求研究等;发表《浅析中国芯片企业成长中的问题》等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制度创新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的一般理论、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和马克思的公共产品思想与制度理论为指导,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阶段与现状出发,书中深入分析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障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制度创新的经验启示,构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总体框架并逐层展开系统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能源供应系统、供水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环保环卫系统和防火防灾安全系统六大系统。它们分别又包括以下具体设施:电煤气等;供水和排水管网等;航空、铁路、高速、道路、桥梁、地铁、轻轨、高架和公共交通等;移动和固定电话、广播电视、互联网、邮政等;垃圾收集和处理、园林绿化、污染治理等;防自然灾害、消防等。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社会福利等设施。
  本节将研究中涉及的基础设施范围界定为经济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大类: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基础设施,水电燃气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
  第二节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
  基础设施具有以下一般特征:基础设施同私人物品一样,需要有客观的供给主体,且供给主体要具备基本的生产和提供产品的物质条件,如资金、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等;基础设施的生产同样需要耗费资源,这些资源同样受到资源稀缺性的约束;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样有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配置问题,只有符合基础设施需求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才能形成有效的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同样需要以均衡为基本衡量标准。基础设施除了具有这些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的特殊属性。
  一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
  (一)西方对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属性的界定
  按照萨缪尔森给出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指任何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是否具有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是判断一种物品或服务是不是公共产品的主要依据。公共产品可按其特征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前者是同时具备非排他性和消费的非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这类产品很少,仅仅指类似国防、电视节目和环境保护等产品。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书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基础设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 基础设施领域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三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 创新点和不足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图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基础设施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
一 基础设施概念的演进
二 基础设施概念的历史性
三 基础设施的分类
第二节 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
一 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
二 基础设施的外部性”
三 基础设施的基础产业性
四 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
五 基础设施的非贸易性
第三节 基础设施的功能
一 基础设施调控宏观经济的功能
二 基础设施服务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功能
三 基础设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功能
四 基础设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功能
五 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发展

第三章 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的公共产品思想和制度理论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共产品思想
二 马克思的制度理论
三 公共产品的制度约束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
二 交易费用理论
三 产权理论
 
第四章 中国基础设掩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的投资
一 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概览
二 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概览
三 我国基础设施不同行业的投资趋势
第二节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的实践
一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的四个阶段
二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的成就总览
第三节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的经验及困境
一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绩效评价
二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的经验
三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的困境

第五章 中国基础设施領域存在的制度问题
第一节 供给制度
一 基础设施的潜在需求——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
二 基础设施的供给主体
三 基础设施的供给原则
四 基础设施的供给模式
五 基础设施的供给价格
第二节 融资制度
一 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
二 影响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因素
三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及其存在的问题
四 融资制度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第六章 发达国家制度创新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
二 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创新
第二节 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 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和特点
二 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创新
第三节 欧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 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主体中扮镣的角色
二 欧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创新
第四节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经验
一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况
二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创新
第五节 发达国家制度创新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基础设施领域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基本问题
一 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现实性
二 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的原则
三 制度创新的基本领域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主体结构创新
一 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主体结构创新的界定
二 基础设施建设供给主体市场结构的制度创新
第三节 产权制度的创新
一 坚持基础设施的国有
二 坚持经营权非国有化改革
第四节 重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一 “政企分开”政府层面的改革
二 “政企分开”企业层面的改革
三 中国铁路建设领域的政企分开
第五节 构建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一 政府内部的激励
二 政府对其他基础设施提供者的激励
第六节 投融资体制创新
一 投融资体制变迁和投融资典型模式
二 财政投融资制度创新
三 政策性金融制度创新
四 非国有经济进入基础设施产业的最佳制度安排
总结和展望
一 本书的总结
二 本书的创新之处
三 本书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