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集团股份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2004014
  • 作      者:
    陈必吾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必吾,1935年生,江苏省射阳县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原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任职,后至上海市农场管理局(现为光明集团)党校任教授。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财政与金融方面的教研工作。主要著作有《论集团股份制——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到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股份经济通论》。发表有论文20多篇,《略论集团股份制》载于1986年11月8日《光明日报》。获奖科研成果主要有《试论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及政策的适度性》,1991年获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优秀论文奖;《社会主义民主与国家所有制改革》,1991年获上海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优秀学术成果奖;《论集团股份制》,1992年获上海市经济学会优秀著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论集团股份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一书共约30万字,分专著、论文、博文三大部分,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一来,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时期的经济思想,对集团股份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作者为陈必吾,经济体制研究者。
展开
精彩书摘
  并由此去完成农村的产业革命任务,实现80%以上的人口逐步向城镇人口的转化,实现农村工业化。这个历史任务本来应该由资产阶级去完成,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的实现本来应发生在资产阶级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
  然而,由于欧美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即工业资本已发展到金融资本、由国内垄断已走向国际垄断,由商品输出已转向资本输出,因而就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体,把经济落后的国家变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帝国主义各国为了缓和国内矛盾,就不得不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并保持它既得的利益,它不仅以廉价的商品摧毁了民族工业,把民族资产阶级逼上破产的危途,还与落后的封建专制主义势力相勾结,成为阻碍民族资本发展和民族民主革命的严重障碍,堵死了落后国家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在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就导致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强盗战争,因此就先后在俄国和中国形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然还不高,但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传入和共产党的建立,它就能自觉地认识和运用客观的历史发展规律,制订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充分利用已经出现的革命形势,把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革命派和英勇旗手。由于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就顺理成章地把民主革命不停顿地转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结果,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反而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提前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历史的跳跃性发展。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专著
论集团股份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再版导言
原版序
原版自序
第一章 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
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跳跃性
1-1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1-2 历史发展的跳跃性
1-3 跳跃性与必然性的内在联系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姻缘
2-1 二元经济结构与发展道路
2-2 两种不同的发展途径
2-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现实依据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异同
3-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共同点
3-2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不同
3-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多元化及其历史的二重性
第二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集团股份制
四、关于马恩的所有制理论和历史的反思
4-1 马恩关于国家所有制和社会所有制理论
4-2 实践的后果和历史的反思
4-3 东欧各国关于所有制改革的理论
五、实行集团股份制是全民所有制改革的一种方向
5-1 股份制是发展商品经济的最好形式
5-2 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5-3 全民所有制转化为集团股份制的历史必然性
六、集团股份制与集团股份公司
6-1 实行集团股份制的两种途径
6-2 集团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
6-3 集团股份公司的分配层次及其特点
第三章 集团股份公司的性质与社会效应
七、集团股份公司的性质
7-1 集团股份公司三元股份的定性分析
7-2 集团股份公司的分配性质
7-3 集团股份制的本质特征
八、集团股份公司的内部机制
8-1 重新构造的经济细胞
8-2 集团股份公司内部的利益机制
九、实行集团股份制的社会效应
9-1 集团股份公司与市场机制
9-2 市场竞争与集团股份制的社会效应
第四章 集团股份制的宏观管理和国家职能的转变
十、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
10-1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民主
10-2 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
10-3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十一、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11-1 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的改革
11-2 劳动和工资制度的改革
11-3 税收、财政和金融体制的改革
十二、国家职能的转变与宏观调节
12-1 把握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统一性
12-2 经济杠杆的运用
12-3 宏观调节与集团股份公司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 集团股份制的历史作用和发展前景
十三、多种经济成分与多种股份制
13-1 股份制是城乡个体经济走向联合的发展方向
13-2 股份制是集体所有制内涵改革的理想途径
13-3 股份制是实行横向联合的最佳形式
十四、由多种股份制向集团股份制的转化
14-1 转化的条件、途径和政策
14-2 转化过程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十五、由集团股份制向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的过渡
15-1 社会主义集团股份制与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的差别和联系
15-2 由社会主义集团股份制向共产主义所有制过渡的条件和步骤
15-3 共产主义阶段的几个理论问题
结束语

第二部分 论文
坚持党性原则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略论集团股份制
在芦潮港开辟自由港的构想
论国家所有制的内涵改革和集团股份制的构想
由租赁制、承包制到集团股份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民主
试论“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及政策的适度性
试论浦东开发和开放的体制模式
社会主义民主与国家所有制改革
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理论
试论搞好全民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模式
“第一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命运
振兴股市之我见
全民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论社会主义金融市场
从投资公司到新型的社会主义财团
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附录
博客文章
对国家房改政策的反思和建议
比晒“三公”更重要的是什么?
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令人振奋
积弊隐忧与深化改革
为顺德的大部制改革叫好
书评
大胆的探索 可贵的思路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