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交易条件与农户种植行为决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184596
  • 作      者:
    刘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帅,男,1982年出生。2005年吉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吉林农业大学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展开
内容介绍
  《市场交易条件与农户种植行为决策》认为,把农户简单地理解为面临同一生产价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却存在一定的偏差。对于许多农产品特别是粮食而言,农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农户在同一个市场上出售自身产品获得的实际收入不同于购买相同产品时付出的实际支出。可以合理地推论,农户在生产和消费决策中实际依据的是自己获得的实际单位收入或付出的实际单位支出,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市场价格。当然,决定实际单位收入或支出的基础仍然是市场价格,但必须根据该产品的销售费用加以调整。价格因素的影响首先指市场价格的高低;其次指的是农户所面临的实际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而以往的实证研究往往忽略了市场价格与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农户在进行粮食等农产品的买卖过程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交易成本(如农户和市场所在地之间的运输和人工费用等)。将交易成本与市场价格综合考量后得出的实际价格必然不同于单一的市场价格:出售农产品获得的实际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减去交易成本,而购买农产品付出的实际价格则等于市场价格加上交易成本。显然,农户进行生产决策时所依据的价格应当是实际价格而非市场价格,如果按照市场价格来考察农户的行为很容易产生偏差。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我们选择地理位置偏远、市场交易条件较差(即运销成本较高且粮食供应保障程度较低)的地区,通过农户调查考察农户层面上的种植业生产决策,特别是粮食生产决策,是否受市场条件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以便提出适当的政策选择。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加深对农户决策行为的理解。
  1.2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1.2.1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从农户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考察市场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户,在面临交易费用不为零(出售或者购买粮食等农产品时存在运销成本),并且同时粮食市场供应保障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农户效用最大化的含义及其对农户粮食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消费和需要均呈现出刚性。因此,粮食在风险条件下的效用很可能远远大于其平均价格,尤其是对处于市场条件不好、粮食可获性较差或者产量波动大、风险程度较高的地区的农户而言。并从以上两个方面对市场一价定律的具体实现形式进行修正。本研究的具体研究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一,考察地理位置偏远、市场交易条件较差的地区,农户的粮食生产决策是否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
  目标二,通过选取适当地指标,进一步衡量市场条件在多大程度上对农户的粮食生产决策产生影响。
  目标三,分析市场交易条件改善后,农户种植结构变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程度。
  1.2.2研究假说
  根据上述研究目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假说1:农户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与农户到市场的距离呈正相关。
  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上信息的传递渠道是否通畅等都可以算作是市场条件所包含的内容。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对农户的种植业生产决策产生影响。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指标来衡量市场条件是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本研究选取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作为指标,来衡量市场条件的好坏。作为反映农户决策行为的指标,本研究用农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进行衡量。农户到市场的距离越远,在粮食买卖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运销成本就越高,从而会导致农户最终获得的实际价格越低于市场价格,因此,也就越倾向于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来扩大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以满足家庭成员的粮食需求。
  假说2:地理位置偏远、市场条件较差地区的农户,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与粮食作物产量的减产幅度呈正相关。
  对于粮食消费自给自足或者半自给自足的农户来讲,粮食产量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其粮食供应的保障程度。如果当年的粮食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则会威胁到农户整个家庭的粮食安全。进一步讲.因为天气等自然因素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应当是一定在地理区域范围内,比如一个县或者市。因此,这样的条件下,农户如果通过当地的市场供应来解决其家庭的粮食消费问题,首先需要考虑的便是粮食的可获性问题。
  ……
展开
目录
序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3.3 技术路线
1.4 结构安排
1.5 研究意义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经典农户理论
2.2 农户粮食生产决策研究
2.3 效用最大化及个人行为研究
2.4 家庭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
2.5 农户模型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2.6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经济人的理性行为
3.1.2 交易费用理论
3.1.3 预期效用与风险选择理论
3.1.4 农户经济学
3.2 分析框架
3.2.1 概念的界定
3.2.2 农户效用行为理论分析
3.2.3 市场条件对农户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数据来源及基本情况
4.1 研究范围与调查内容
4.2 样本选择与调查方式
4.2.1 样本选择
4.2.2 样本地区介绍
4.2.3 调查方式
4.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4.3.1 样本组基本情况
4.3.2 样本户基本情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销成本对农户种植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粮食供应风险对农户种植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七章 市场交易条件对农户种植决策影响模拟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