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汉城市圈发展进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26501
  • 作      者:
    于敏,郭虹主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于敏,女,1962年5月出生,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江汉大学财务处处长,江汉大学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享受武汉市政府专家津贴,武汉市高校学科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专业理论教学与银行管理、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近年来在区域经济金融发展战略、区域金融合作与协调机制研究、城市圈金融市场一体化、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等方面有丰富的成果。主持并完成了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市经济圈金融协作机制的比较研究——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启示”、武汉市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委托项目“武汉市推进与上海合作实施规划”等多项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为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详实和权威的重要数据及政策建议。主编了《解析金融改革发展的热点与实践》、《区域发展与管理创新研究》、《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研究》等著作及教材6部,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子课题,以及省、市级各类科研重点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得湖北发展研究三等奖、湖北省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近20项。
  
  郭虹,女,1964年12月出生,经济学博士,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
  早期从事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项目与企业管理,1995年进入高校以后从事教学研究工作。从事世界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产业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等。主译《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主编《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研究》,合著《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运用》、《现代商务通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商务谈判》等,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近年来,围绕区域合作、产业合作、城市群发展模式等领域的问题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承担国家、省市课题20余项,其中《武汉城市圈发展研究(调研报告)》获第一届湖北省政府研究奖三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武汉城市圈发展进程研究》采用述实的方法重点反映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进程,采用实证的方法提炼形成的特点,采用专题的方法聚焦关注的热点,用对比的方法找到改革的经验,力图充分反映研究中的一些思考和论证。
展开
精彩书摘
  2.总部经济与“双迁模式”
  总部经济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利用各地区间资源禀赋优势的不同,将总部和具有总部功能的各类机构迁入拥有丰富科技和人才资源的中心城市,将生产加工基地建在其他城市,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区丰裕的生产要素,通过生产要素的低价格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以促进企业内部各类生产工序之间的相互合作。这种企业内的跨区域合作,不仅能够通过企业内部高效率的行政系统,取代市场交易成本,整合经济资源,激活经济存量,而且能有效地避免区域经济冲突,最终有效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把各自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实现区域间的互利共赢,变水平恶性竞争为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上的合作。
  2003年,武汉市洪山区政府提出建设“总部基地”的设想,之后总部经济迅速成为武汉市各区乃至武汉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湖北省2002年推出武汉城市圈战略以后,逐步认识到“双迁模式”是打破行政区域束缚、推进城市圈建设的突破口。武汉周边城市一些大企业将总部或销售总部、研发中心迁往武汉,使汉阳沌口地区成为制造业总部基地,武昌东湖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基地。汉口原王家墩机场已开始改造为CBD,将成为城市圈金融、商贸和其他现代服务业的总部聚集区。同时,武汉市将中心城区的老工业企业迁往远郊区和周边城市,而市内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则一开始就把生产基地布置到了周边地区,这样就在远郊区和周边城市形成了一些分厂基地。
  ……
展开
目录
上篇区域发展研究
第一章 武汉城市圈主要经济状况指标分析
第一节 横向比较
第二节 纵向比较
第二章 武汉城市圈建设进程分析
第一节 “五个一体化”的建设进展
第二节 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工作进展
第三节 九个联合体建设进展
第四节 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章 武汉城市圈产业合作
第一节 武汉城市圈区域产业合作机理分析
第二节 武汉城市圈区域产业合作的模式
第四章 武汉城市圈重大项目建设
第一节 武汉新港
第二节 武汉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第三节 “青阳鄂”循环经济示范区
第四节 武汉临空经济区
第五节 城际铁路
第六节 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
第七节 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
第八节 黄石市黄金山“两型社会”先行区
第九节 孝感市“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
第十节 咸宁市武汉城市圈职业教育园区
第十一节 鄂州市城乡一体化(长港)示范带工程
第十二节 黄冈市化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第十三节 仙桃市南城新区“两型社会”示范区
第十四节 天门生态产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区
第十五节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一体化和循环经济改革试验
第五章 武汉城市圈建设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第二节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节 以加强产业合作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 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着力点,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第五节 以社会事业资源共享为重点,推进圈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六章 中部地区三个城市群发展比较
第一节 三大城市群发展现状与发展思路比较
第二节 两大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比较
上篇参考文献

下篇 专题研究成果
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实证研究
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绩效评价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武汉城市圈经济联系测度分析
加快武汉城市圈建设,构建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战略支点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武汉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两型社会”建设的内容和途径研究
中国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