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领导概念的界定上,除了知识领导与知识管理的关系上存在争议外,还存在两个主要的争议。一是知识领导的正式权威属性。尽管有学者,如卡瓦莱里等人提出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有可能成为知识领导者,但大多数研究都倾向于将知识领导作为一种正式领导行为和风格,因为只有组织所赋予的法定权力才能保证某些知识领导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基于技能与知识进步的绩效评价和激励体系;对学习时间和物质支持等。本书采纳大多数研究者的观点,选择在组织中拥有法定权力的知识领导者作为研究对象。二是知识领导者的阶层属性。从现有文献来看,西方学者大多将知识领导者局限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但也有少数学者对此持有异议,主要代表人物为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野中郁次郎认为知识创造不是一个由上到下,也不是一个由下到上的过程,而是一个“中间一上一下”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中层管理者充当了关键的综合者角色,是高层管理者梦想中的“理想”和业务第一线员工的通常混乱的“现实”之间的桥梁。爱德华和格雷也指出,知识领导研究中应重视中层管理者的角色,知识领导如果能有效融合高层与基层管理者风格,对知识创新效能最有帮助。我们认为,现代组织中的任何一个管理者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懂得如何去进行知识领导,同时,本书的核心在于知识领导的有效性研究即知识领导过程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知识行为。基于此,在本书中,知识领导并不仅仅只是少数高层管理者的行为和影响过程,中层管理者也应该积极推动知识的获取、转化和创新,实践证明中层管理者在把隐性的映像和观点转化到显性的概念上做得最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