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要素比价、劳动报酬与居民消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28641
  • 作      者:
    李文溥,龚敏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论要素比价、劳动报酬与居民消费》从近20年来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现象——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失衡出发,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入手,探讨劳动报酬占比下降、居民消费不振的体制原因。研究认为,产生国民收入分配从而支出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而适时转型。其所以如此,是由于对GDP及财政收入最大化的追求,导致了行政干预要素市场,导致要素比价扭曲,人为地提高了资本报酬率,导致了资本过度深化,压低了劳动报酬率。
  本书的第三篇集中研究了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市场竞争领域劳动报酬决定,实证研究发现,近十余年来,由于制造业劳动报酬上升速度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因此我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反而是下降的,这一方面导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居民消费不振,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不足、低效城市化等一系列问题。第五篇集中研究了农村居民收入,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用大量调查资料、统计数据、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土地流转等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第六篇讨论了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及比例变化、财政、金融、物价等宏观经济政策对居民收入、消费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中国经济高增长与居民消费率的变化
  第一节  1978-2011年中国国内消费率变动趋势
  一、1978-2011:中国持续下降的消费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缓慢增长的状态,进入了长达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期。1977年,我国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GDP,现价)的经济总量仅为3021.9亿元。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产、收入和价格国际比较研究中心(CIC)计算的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的197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2005年不变价格计),为8697.27亿美元;1977年人均GDP(现价)仅为339.00元,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DP(2005年不变价)为919.28美元,同年排名世界倒数27位。2011年,我国GDP(现价)总量到达472881.56亿元,居世界第二;20lO年经过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DP(2005年不变价)为103033.63亿美元,同样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我国人均GDP(现价)扩大到35181.24元,按当年汇率换算,人均CDP达到5197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已进人中等偏上收人国家组。事实上,1978—2011年,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中国GDP增长了22.5倍,年均增长9.89%;工业产值增长了35.95倍,年均增长11.4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6倍,年均增长8.77%(见图1—1)。
  发展中经济体实现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先决条件是提高国民经济的储蓄率。因此,通过高储蓄提高投资率,一直是我国自1949年以来的重要政策导向。但是,投资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政策意愿,而且取决于经济可能。1978年以前,我国尽管通过实行计划经济、统购统销、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等高度集中的体制与方法推行了高积累政策,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低消费政策,但是每年生产所得,扣除必要的生活消费之后,所余投资来源仍然是极为有限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第一章  中国经济高增长与居民消费率的变化
第一节  1978—2011年中国国内消费率变动趋势
第二节  最终消费的构成变化
第三节  居民消费率下降与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失衡
第二章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演变
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再次分配
第四节  国民收入最终分配
第五节  总结
第三章  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国际比较
第一节  样本国家现阶段国民收入分配特征
第二节  样本国家相近发展阶段的国民收入分配特征
第三节  比较结论及原因分析
第四节  当前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影响..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失衡原因探析
第一节  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失衡的生产性原因探析
第二节  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失衡的分酑陸原因探析
第三节  国民收入支出结构失衡的体制性因素探析
第二篇
第五章  高资本报酬率与低居民消费率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理论模型
第四节  模型校准及实证结果
第五节  结论
附录
第六章  高储蓄、高投资与经济的动态效率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经济动态效率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研究:一个评价
第四节  中国的投资和资本回报:数据计算
第五节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全国
第六节  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地区差异
第七节  结论与讨论
附录
第七章  中国的要素替代弹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测算模型
第四节  弹性测算线路与数据说明
第五节  测算结果分析
第六节  结论
附录
第八章  过度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比重下降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资本深化
第三节  资本深化与劳动报酬比重下降
第四节  要素比价扭曲导致的过度资本深化应予以矫正
第九章  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文献述评
第二节  计量模型和数据
第三节  计量结果分析
第四节  结论
附录
第三篇
第十章  劳动报酬比重决定因素的均衡分析
10.1  引言
10.2  劳动报酬比重的均衡分析
10.3  不同放松管制方式的影响分析
10.4  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原因
10.5  结论与政策含义
第十一章  制造业工资水平:基于相对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统计分析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四篇
第五篇
第六篇
图表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