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0089
  • 作      者:
    王家庭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南开大学区域产业经济研究丛书:区域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首先对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然后较深入地分析了区域产业空间集聚演进的动力机制与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效应、模式与机制进行了较详细地探讨,并较系统地研究了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具体测度方法和指标问题,最后结合对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分析,利用我国的相关统计数据,对IT产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空间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
精彩书摘
  集中特征是指产业从空间的角度看,在地理上具有地理位置相近的特点,这既是产业集聚的外在表现,也是产业集聚的内涵要求。如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就集中在底特律,使底特律成为有名的汽车城;电影摄制集中在好莱坞;高科技制造业集中在硅谷;金融业则云集在华尔街。就中国而言,武汉的“光谷”也是我国最大的光电子产业的集聚区域,光谷已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激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形成了以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光缆等为龙头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光电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光传输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光谷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一个高度发达区域。
  又如中国近几年重点发展的区域——天津滨海新区,就是一个产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的例子。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常住人口243万。该新区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作为环渤海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区的经济引擎,自2006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准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滨海新区5年来城市面貌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均呈现出飞速发展态势。2011年,新区GDP达到6200亿元,在上一年5030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了23.8%,比2009年的3800亿元增加了超过60%。滨海新区利用后发优势,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凭借中央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自身努力,成为继珠三角的深圳经济特区、长三角的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推动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最强劲的增长极和动力引擎。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内涵阐释
第三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特征分析

第二章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因素
第一节 各学派对产业集聚形成因素的解释
第二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因素

第三章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演进的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内外产业集聚动力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第二节 动力机制的经济基础:专业化分工
第三节 动力机制的根植性机理:社会资本
第四节 动力机制的演化机制:自组织
第五节 动力机制的增强机理:外部性

第四章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效应之一: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节 效应之二:创新效应
第三节 效应之三:协同效应
第四节 效应之四:外部经济效应
第五节 效应之五:区域带动效应

第五章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模式与机制
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模式
第三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

第六章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具体测度
第一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测度方法
第三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测度指标

第七章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区域IT产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
第二节 区域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
第四节 区域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空间集聚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