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27730
  • 作      者:
    王远鸿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远鸿,男,安徽省霍邱县人,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分别获理学士、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财金处处长,高级经济师。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分析工作,获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一次,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奖三等奖一次,国家信息中心优秀研究成果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合著《通货膨胀研究——分析与模型》等专著多本,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等报刊发表文章120余篇,约100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系列: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研究(第2版)》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主要特征、成因和相互关系: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内外均衡冲突和宏观调控的情况,运用状态空间(变参数)模型方法建立中国动态IS-LM-BP模型,对内外失衡下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模拟;全面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冲击,研判后危机时代全球和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望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前景;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并给出了短期和中长期对策。
展开
精彩书摘
  1.从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转变
  2003-2004年,GDP分别增长10%和10.1%,回升到潜在增长率水平,部分行业出现“瓶颈”约束或资源约束;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1.2%和3.9%,明显上升;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4.3%和4.2%,升势趋缓;外贸顺差分别为255亿美元和320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分别达到4033亿美元和6099亿美元,明显增加。在经济已经发生周期阶段转换和出现过热苗头的形势下,如果还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防止通货膨胀。不仅如此,长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还容易产生体制复归倾向。此外,我国财政风险和公共风险有逐步积累放大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财政政策的转型势在必行。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决定,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2005年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的具体要求也同时体现在当年提交的全国人大会议审议的预算安排和其他相关工作部署中,标志着稳健财政政策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1)控制赤字。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但不做急骤压缩,做到松紧适度,重在传递调控导向信号,既防止通货膨胀苗头的继续扩大,又防止通货紧缩趋势的重新出现,适应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要求,体现了财政收支逐步平衡的取向。2005年,中央财政赤字2999.62亿元,比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3000亿元减少了0.38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1.6%。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从上年的1100亿元调减为800亿元。2006年,财政继续合理把握总量调控的政策力度,适当控制了财政赤字总量并调减了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中央财政赤字2749.95亿元,比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2950亿元减少200.05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1.3%。2006年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为35015.28亿元,控制在35381.68亿元的限额以内。2007年,中央财政赤字2000亿元,比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450亿元减少45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0.8010。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不做大幅度削减,主要是综合考虑发展形势与相关因素,赤字规模和国债规模还不宜骤然降低。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政策需要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国债项目的投资建设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建、未完工程尚需后续投入。据统计,2004年年底,在建的国债资金项目总规模达到8500亿元。如果将国债资金骤减、项目骤停,会变成“半拉子”投资工程,损失将很大。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经济内外均衡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
一、开放条件下经济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二、开放条件下经济内外均衡的冲突
三、开放条件下经济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调节

第三章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主要表现和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主要表现
二、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
三、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相互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四章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成因与风险分析
一、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成因分析
二、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成因分析
三、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风险分析

第五章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冲突与宏观调控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冲突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解内外均衡冲突的政策实践
三、中国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六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前景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产生巨大冲击
二、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前景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前景

第七章 后危机时代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对策
一、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二、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短期对策
三、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中长期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