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揭开数据背后的逻辑与真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27343
  • 作      者:
    叶檀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 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物价、房价、油价、股市、车市等问题的真相是什么?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中国老百姓何时能过上好日子?
  ◆ 社会热门行业,如电子商务、影视动漫传媒旅游等文化产业、股市证券期货保险等金融业的实情是怎样的?各类投资者如何能学会自己"挖地雷"?
  ◆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点领域是哪些?
  ◆ 心直口快、酣畅犀利,正是叶檀博士的行文风格,上述问题,不止于答案。在她的笔下,数据会说话。正是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作者剖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某些弊端和困境,并发出了"爱愈深痛愈切"的批评,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与转型的十字路口,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高的智慧进行第二次市场化改革。
  ◆ 可以说,作者是当今中国最勤勉的财经评论家,几乎天天都有新的博客文章在各大门户网站登出。她关切百姓生活的拳拳之心,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殷殷期望,跃然纸上,日月可鉴!
  ◆ 没有名人推荐,好书自己说话;没有前言后语,内容直奔主题。
  
  海报:
  

展开
作者简介

  叶檀,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新财富夜谈》特邀嘉宾主持、《每日经济新闻》主笔、《解放日报》经济评论员,央视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在《南方都市报》、《南方人物周刊》、《财经国家周刊》、FT中文网等多家媒体开辟财经评论专栏。获《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度青年领袖、“中国证券市场20年回顾与展望论坛”20年最具影响力财经传媒人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经济站在了十字路口》是叶檀关于当前中国经济观察与分析、未来经济预测与前瞻的倾力之作。它浓缩了全球资本市场的智慧精华,与读者共同分享看懂经济趋势的全新视角,传授了理性投资的基本思维及操作技巧。其中包含了作者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对股市、楼市、金市、期货等领域的投资指导,对电商、传媒、能源、航空等各行各业的经济分析,对百姓如何正确理财的建议等。可以说,这是一本个人投资理财、政府官员经济决策、企业高层资本运营、金融机构业务培训必读的财经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谁偷走了我的“银子”?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
  ——亚当·斯密  《国富论》1.被绑架的柴米油盐
  市场的真相
  有些东西涨价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比如说上海的房子,比如说情人节的玫瑰花,但是有些东西的涨价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似乎在突然之间,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走上了涨价的通道,比如猪肉的价格在短短两年里就翻了一番。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哪些因素抬高了我们的生活成本?各种涨价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如此真实地感受着通货膨胀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压力。可是,当我们看到统计局的数据时,却会发现这些数据实在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我们对于通胀的感受和统计局统计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偏差?面对统计局的“离奇数据”,我们都会很直观地认为统计局有问题?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了:我们对降价的东西其实并不敏感。比如电子产品一直在降价,十年前,买一台彩电要几万块,而现在呢,可能只需要几千块;十年前,一辆桑塔纳汽车是二十多万,而现在只需要几万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家容易忽略的方面,比如两年前一部三千块钱的手机,现在可能跌到了几百块钱,但是如果我们要买一部手机,可能还是会去买两三千块钱的手机,而不是这个只需几百块就能买到的手机。
  因此,CPI是一个全面的事情。为什么有人感觉在涨价,有人感觉在跌价,这说明市场真正的面目是有涨有跌,以涨为主,跌的比重稍微低一点。另外,不同的人可能对涨跌的感受也不一样。比如说,工薪阶层的大部分消费集中在吃和住,所以他们感觉到物价上涨得特别严重。但是对于高收人人群来说,吃住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开销。所以,生活用品的涨价对低收入阶层的人冲击最大.
  虽然菜价涨未必全部是农民赚了,但是菜价不涨,农民肯定不可能多赚。物价上涨,实际上是社会对财富的一次重新分配。现在大量的农民都不愿意出来打丁,因为他们在家里种菜的收入也不错。因此,农民的收人增加,就必然带动用工价格的上涨,只有这样,丁厂才能招到工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那些低收人人群来说,他们的生活成本就相对提高了。
  2012年,天涯社区有一条关于“80后春节回家要带多少钱才够”的帖予,点击率超过了三十万。楼主列出了自己春节的账单,并称“没有万元难过节”,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跟帖。在近两千条的回复中,许多年轻人纷纷晒出了自己的春节账单,吐槽“过不起年”。与此同时,还有的网站发起了春节开销的网上调查,让网民在网上晒晒过年的开销以及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成的网民开销超过了五千元,两成的网民感到没有幸福感,近半的网民认为压力来源于开销过大。
  通常大家说的“通胀”实质上是指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价格的上涨实质上是结构性上涨。我们能看到现在的价格上涨是两头的价格上涨,一头是上游的资源类价格上涨,比如说煤炭、石油等,一头是下游的终端商品价格上涨,特别是一些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这次的价格上涨是一种必然。目前的物价上涨是资源涨价拉动的通胀,与工资上涨拉动的通胀,完全不同。只要资源稀缺,那么通胀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资源稀缺,资源的价格就要上涨,上游成本上升,随之传递到中游,然后再到下游,最后导致了终端消费品的价格上升。
  当然,物价的上涨也有一个临界点。如果涨价的幅度超过了这个临界点,一般的消费品可能就会变成奢侈品。比如现在猪肉的价格还是大家可承受的,大家天天都可以吃肉,如果猪肉涨价幅度超过了一定量,大家吃不起肉了,天天吃肉变成只能一个礼拜吃一次,最后变成一个月吃一次,那个时候恐怕就会出现大问题了。
  衡量财富的尺子
  GPI步步紧逼,老百姓的荷包节节缩水,工资上涨的速度跑不过GPI。猪肉、鸡蛋、青菜价格一路飞涨,难道农民赚钱了?养猪的说,谁说养猪赚钱了?仔猪费用让人菏不堪言。更让农户“扛不住”的是饲料也上涨了。所以别看菜市场猪肉价格一路上蹿,养猪的可是一分钱也没多挣。菜价涨了,那么菜农的收入增加了吗?菜农也说,我们不仅没能赚到更多的钱,拿到手里的钱反而比以前少了。园原因是化肥的价钱比菜价涨得还要高。同样,运费上涨,开长途运菜的司机没多赚钱;收购成本增加,经销商也没多赚钱;而租金水电等各种费用上涨,市场里的菜贩子不可能多赚钱;买菜的市民更不用说了,只有向外掏钱的份儿j那么,钱到底哪儿去了?到底有没有人会从物价上涨的过程当中赚到钱呢?
  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每个阶层都有可能得益,也都有可能蒙受损失。一方面,物价上涨了’,实际购买力下降了,人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了,这些肯定都是损失。但是如果在这一轮价格上涨以后,他的收入增长幅度比价格上涨幅度还快,那么他肯定就是得益了。
  比如说,一个低收入者,在这个时期,他的工资并没有增加,那么他肯定就会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他所需要的基本生活用品都涨价了。而另外一个中等收入者,在这个时期他的工资增加了,除去基本生活费用外,他还能有一部分的结余,如果他把钱存在银行里面的话,那肯定也是损失,因为钱在不断地贬值,但是如果他拿去买了黄金或者购置了房产,那么基本上能算是收支平衡或者略有增值。当然,如果他去买了股票,那么肯定也是损失惨重。
  目前的通货膨胀是资源拉动型的。现在对于巾国来讲,土地资源非常稀缺,房价贵的话,谁有地谁就能发财。实际上值钱的也不是房子,而是房子下面那块地。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的不同,它的价值也会不一样的。
  而如果用黄金来衡量房价,我们会发觉房价没怎么涨,因为黄金价格也在一个劲儿地往上涨。房价涨得最厉害的时候,也是金价涨得最厉害的时候。所以我们如果以黄金作为一个标杆的话,会发觉投资产品的价格也没有上涨?
  关于黄金能不能保值抗通胀,市场上也是众说纷纭。然而有这样一种算法,1980年一盎司黄金的价格是八百多美元,近30年也就涨了六百美元。民国初年一两黄金可以买两亩良田,五两黄金就可以买北京一个四合院,但近一百年后的今天,一公斤黄金等于三十万元人民币,只能买北京四合院的半个厕所。因此“黄金抵御通胀”的说法,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在哪一个时点买人。相比之下,2010年全年大蒜最高价达到了同比的二十五倍,原来四毛钱一市斤的大蒜,变成了十元钱一市斤。而2010年也逢黄金盛世金价大涨,最高涨幅只达到37%。
  因此,说到物价的变化,其实我们在心里是有一个参照物来与现在的物价进行对比的。参照物的不同,感受到的价格变化也会不同。
  纸币作为一种货币,可以用来衡量财富的多少。而通胀实际上是把衡量财富的尺子给变了变。
  通胀背后的财富分配
  在全球金融趋势下,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2013年1月11日,同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第一季度GPI最高,然后呈季度下降趋势。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怎样让老百姓的收入跑赢通胀才是关键所在。只要收入提高了,那么通胀就不是问题。
  之前有一条中美物价对比的帖子被网民广为转载,其中提到,在中国吃一次肯德基需要三十元,下馆子至少需要一百元,买一条李维斯的裤子需要四百元,买辆车最少需要三万元。而在美国,吃一次肯德基需要四美元,下馆子需要四十美元,一条李维斯的裤子只需要二十美元,买辆宝马汽车最多需要三万美元。有关中美物价的比较吸引了不少网友的讨论:虽然有专家表示,国内外在经济结构、收人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导致价格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简单的价格对比很难有说服力,而且容易造成误解。但是我国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担忧情绪,以及低收入者的生活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美国为什么没有发生通胀呢?实际上美国大量采购中国工厂制造的廉价商品,而中国制造工厂的人力成本没有上涨。中国的工人的工资如果上涨,人力成本就会上涨,西方囝家就要为中同的人力成本上涨埋单。就像西方国家的资源涨价时,中国就发生了通胀,为西方国家的资源涨价来埋单一样。这实际上是一个国际博弈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逐步提升。当通货膨胀程度高的时候,一般来说经济情况比较好,失业率比较低。而当通货紧缩时,失业率就比较高。因此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伴随着通胀而来的将是财富的重新分配和股市在数年后的走熊。通胀会让拥有金融控制权的内外资收入增长超过通胀幅度,这个人群将轻松享受着资本市场红利。国外地产基金在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收益超过50%的比比皆是,而中低收入阶层将成为主要受害者,如果这一阶层为意气所逼,将再增加一重苦难:成为唱空者兑现预言的垫脚石。
  冬天来了,普通投资者如何御寒?
  淡到通货膨胀,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会谈到两件事。第一,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与人力成本上升。制造业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幅度几乎达到了50%,而人力成本上升也在30%左右。除去具有垄断地位、品牌与技术优势的企业外,一般的制造企业早已处于微利状态。从长期来看,南于通胀预期未变,加上欧美经济缓慢复苏,全球大宗商品在短暂的回调后,仍会进入上升通道,倒逼同内的原材料成本继续上升。因此,许多企业不得不囤积一堆原材料,或者进入期货市场博弈,以防止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吞噬所有的利润。第二,如何投资,避免资产贬值。虽然政府一再控制房地产,但房地产依然是民众心目中重要的投资标的之一。可见,只要货币继续泛滥,实体经济预期继续恶化,投资市场就会出现泡沫屡挤不去的现象。
  通胀是个货币现象,背后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普遍下降,将换来从实体经济到虚拟市场的普遍下挫。在通胀期,降低风险的最好手段,就是储存实物资产和大宗商品,而不是购买股票,也就是说,石油比石油股值钱,特别是那些不具备定价权与找油能力的石油股。
  股市接近崩溃阶段往往会因为政策的改弦更张获得新生。政府此时乐于改变游戏规则,打破上市资源的画地为牢现状,在为国有股融资解困的同时,还能引入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制造、科技企业,使这些企业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石。
  货币政策在股市中的影响是中性的,汇率升值预期是利好,通胀与加息是利空,并存于A股市场。股市的真正危险在于,继续在为大股东买单:一是国内缺乏竞争力的低效上市公司,他们以各种借口圈占人民币,由于低效配置,导致资源错配与股市的低效,结果是在股市下挫去泡的同时,导致货币数量上升;二是持有美元的美国人,疲软的美国经济通过弱势美元强行将风险转嫁给全世界美元使用者,所以只要用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就会全部上涨;三是持有美元的国际投资者,A股市场的定价权通过H股市场的传导,问接掌握在国际资本手中,他们需要保持一块资金洼地,作为享用人民币汇率国际化过程中的升值窗口。A股市场不得不让他们享用,这是丛林法则——强势货币与拥有定价权者必然获得最大的利益。
  叶檀观察
  当下我国的通货膨胀,是资源拉动型的通货膨胀。各种稀缺型资源的价格飙升,比如土地、石油等,导致了整个市场物价水平的上涨。在通货膨胀时期,应该如何降低风险呢?最好手段当然是储存实物资产和大宗商品,而不是购买股票。2.天价茅台,为谁而饮?
  茅台为什么这么贵?
  如果说这两年最受关注的是什么,茅台肯定能够人选。从限价销售到如今的取消限价,其中深刻地反映了茅台的消费结构。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1年,我们会看到,尽管2011年初茅台酒厂给出了1099元的限购价格,但还是没有刹住茅台酒飞天的价格。难道1099元的限购价只是一纸空文吗?
  茅台2012年6月的价格是1700块钱零售价,但如果跟国际上的一些名牌红酒相比,它的价钱还是较低的。以拉菲为例,一般年份的拉菲基本上在一万块钱左右一瓶,与之相比,茅台酒显然还是比较便宜的。
  其实茅台酒的出厂价格并不高,只是当零售的时候价格翻了几番,那么中间的这部分钱到哪里去了呢?经销商能够盈利一部分,然后还有零售商、餐饮店等各个环节都从这一瓶酒中获取了利润。茅台酒从出厂到最后到达消费者手里,经过了层层的批发。在茅台酒专卖店里,茅台酒的价格是1099元,但是如果到茅台酒专卖店进货,1099元是不可能拿到货的,因为茅台酒专卖店会将拿到的酒通过其他的渠道,以1300元或者14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卖给批发商,然后批发商再囤一下,再卖给零售商。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谁偷走了我的“银子”?
1.被绑架的柴米油盐
2.天价茅台,为谁而饮?
3.“苹果派”时代的电子消费
4. 高油价背后的“真正推手”
5.廉价航空究竟能飞多远?
6.车市价格战与经济寒冬
第二篇
房价凶猛,谁将最伤?
1. 跷跷板上的买房者与卖房者
2.开发商的寒冬宛如一个遥远的童话
3.商业地产的野蛮生长
4.地价上涨解套地方债务
5. 限购令,究竟限住了谁?
6.高房价背后的居民真实收入
第三篇
转型行业的喜乐与哀愁
1.内扰外侵,夹缝中生存的电子书行业
2.视频网站的风云争霸
3. 1300亿将砸出一个怎样的中国影视?
4.愤怒吧,中国动漫!
5.旅游新向标:足不出户搞定万里行
6.钢铁老大的浮沉录
7.手机业:聚宝盆里的新宠
第四篇
曲线图里的中国经济
1.那些年我们买的第一只股票
2.追问“熊”事,诊脉归真堂
3.投资民企的风险何在?
4.金属大宗商品的十年牛市真的结束了吗?
5. 股市风云:有财富的地方就有风险
第五篇
中国经济正在被世界包围
1.全球经济的新特征
2.日韩经济对我们的映照
3.欧洲崛起的秘密武器
4.美国的吸金大法
5.中国经济的突围
第六篇
中国人的财富保卫战
1.百姓理财新抉择
2.福布斯榜单上的财富风云
3.26亿买大象:财大者才会气粗
4.让阳光洒满民间资本
5.电商之战:烧钱的狂想曲?
结 语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三大重点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