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正高效权威视野下的行政司法制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315169
  • 作      者:
    高家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家伟,1969年8月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1年获西南政法学院学士学位,1994年和1997年获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9月起至今任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曾经在德国Konstanz大学(1999)、芬兰Turku大学(2000)、德国Dresden大学(2001-2002)作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4月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杰出青年教师,2004年11月被评为北京市教工委师德建设先进个人。主要著(译)作有:《行政诉讼证据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工商出版社1998年版)、《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行政法》(三卷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007年版)、《国家赔偿法》(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公正高效权威视野下的行政司法制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立足公民诉权的有效保护、力求诉讼目的均衡、扩大受案范围、拓宽第三人的范围、优化职能配置、适当加重原告的举证负担、灵活调整证明标准的刻度、开展公共政策协商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从狭窄的氏族部落文明逐步走向国家文明,进而走向人类社会大家庭的全球化文明,是一个民族不断地从民族自身文明成果特性之中逐渐地提炼出更具有普遍意义、更为宽广适用范围的共性文明价值的升华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摆脱和超越本民族在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上的狭隘性,勇敢而又理性地参与到世界市场的竞争之中,在世界舞台上彰显民族文化特色,从而为推动人类大同社会的建构而贡献本民族力量的过程。
  任何民族的文明进化过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往往首先表现为民族文化内部先进因素与落后因素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在多民族国家之内,这个过程还要同时表现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在实行全球开放战略的国家,这个过程还要进而表现为不同民族文明形态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演进过程到底采取和平的渐进式还是激烈的革命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民族是否能够采取相互包容的态度。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化解文明冲突,生成更为普适、更为宽广的文明形态。
  无论是文明冲突的调和,还是文明形态的融合,最终都有赖于制度化的基础共识。实行全球化开放战略的多民族国家必须尽快地形成这种制度化的基础共识,尽快地形成有利于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多文明合力。
  自然法和人类文明共同体法正是这种制度化共识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在预防和调和文明冲突方面重大而又特殊的意义在于:自然法是在不同民族文明和国族文明之中所共同蕴涵的普遍价值观念的规范化表现形式,而人类文明共同体法则是从不同民族和国族的法律体系中提炼出来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国族在交往实践中所应共同遵循的实在法规范。从法治的角度来看,对实行全球化开放战略的多民族大国,避免文明冲突激化的最好办法是尽快地发现、整理、确立一套比较明确具体的自然法观念和人类文明共同体法原则,并且以宪法、基本法和法律的形式予以确认,从而为不同民族、不同国族在本国领土上的和谐共存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如果不同的社会阶层能够借助公平开放的社会权力结构而形成长久的社会凝聚力,而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处又能够形成最大范围的(制度)文明合力,那么公共决策的失误将很快被国民普遍地发现并且群策群力地予以纠正,即使最艰险的社会危机也必将被悄然化解。这正是实质法治建设在维护转型时期社会稳定的特殊作用之所在。
  ……
展开
目录
导论 迈向实质法治
一、区分标准
二、转型方式
三、关键措施
四、保障措施
提要

上篇 公正
第一章 立足公民诉权的有效保护
一、意义和问题
二、要素与结构
三、有效保护
提要
第二章 力求诉讼目的均衡
一、意义和问题
二、观点和立场
三、内容与方法
提要
第三章 扩大受案范围
一、意义和问题
二、宪法层面的标准
三、行政法层面的标准
四、诉讼法层面的标准
提要
第四章 放宽原告资格
一、意义和问题
二、比较分析
三、利害关系理论
四、结论和对策
提要
第五章 拓宽第三人的范围
一、意义和问题
二、放宽限制
三、细化分类
提要

中篇 高效
第六章 优化职能配置
一、意义和问题
二、完善结构
三、恪守界限
四、适度能动
提要
第七章 完备诉讼类型
一、意义和问题
二、比较分析
三、增补客观诉讼类型
提要
第八章 协调诉讼关系
一、意义和问题
二、比较分析
三、协调方案
提要
第九章 平衡举证负担
一、意义和问题
二、法官裁量主导
三、适当加重原告的举证负担
四、灵活调整证明标准的刻度
五、慎用推定和认知
六、必要时补充调查
提要

下篇 权威
第十章 着眼行政诉讼本质
一、意义和问题
二、观点评价
三、哲理分析
四、法理分析
五、本质属性
提要
第十一章 开展公共政策协商
一、意义和问题
二、政策分析
三、协商共识
提要
第十二章 完善争议和解制度
一、意义和问题
二、历史分析
三、比较借鉴
四、制度建构
提要
第十三章 促成公私合作
一、意义和问题
二、程序合作主义
三、当事人的程序协力义务
四、法官的程序引导职能
五、圆桌型的法庭格局设计
提要
第十四章 加强检察监督
一、意义和问题
二、理论基础
三、完善行政抗诉程序
四、开创行政公诉程序
提要
基本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