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低碳战略:世界与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72086
  • 作      者:
    宗计川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低碳战略:世界与中国》试图告诉读者:低碳经济不是经济,也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一种博弈,是标准之争。既然是标准之争,则结果只有一个:赢家通吃。如何避免被赢家通吃构成了中国低碳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低碳战略:世界与中国》的研究任务。鉴于此,《低碳战略:世界与中国》对英国、美国、日本、欧盟等的内部低碳刺激政策、能源高效使用引导政策以及低碳城市建设实践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主要的温室气体国际交易市场、低碳标准以及未来低碳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坚持的策略。
  《低碳战略:世界与中国》适合科研人员、高年级研究生、政府管理者以及从事低碳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英国2009财政年度预算确定,将向低碳经济新增投入14亿英镑,预期3年内为低碳经济动员资金104亿英镑,以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低碳领域企业成长,创造绿色就业机会,占据并保持英国在低碳式经济复苏中的领先地位。总额14亿英镑的支出主要包括:提供约5.25亿英镑支持海上风力发电;3.75亿英镑提高能效和资源效率;4.05亿英镑支持低碳产业和绿色制造业;6000万英镑支持碳捕获项目;7000万英镑支持小规模和社区低碳经济发展。这些措施实施后,每年将减少约38万吨二氧化碳和6000万英镑的能源支出,还可以提供部分就业机会。
  除预算资金直接投入外,2009年预算案中还包括以下与减排相关的财税政策:一是调整气候变化税,支持热电联供项目的建设,预期到2015年将带来逾25亿英镑的资金投入和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新增装机容量3兆瓦;二是提高燃油税率,从2009年9月1日起税率每升提高2便士,2010~2013年按实值计算每年提高1便士/升,减少燃油产生的碳排放;三是上调填埋税率,2011~2013年,每年4月1日将填埋税税率上调8英镑/吨,以鼓励替代填埋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减少填埋导致的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四是获得欧洲投资银行融资支持,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可以向该行申请特别融资,总的资金上限为40亿英镑。
  2)建立低碳技术研发投入制度
  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一直是英国低碳转型的重头戏。英国政府在2002~2004年的3年时间里,累计投入2.5亿英镑对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水能、海势能、燃料电池和其他能源形式的利用进行研发和示范。其重点是支持技术开发并协助工业界实现可再生能源义务指标。其目的是为减少排放作贡献,维持并开发英国的专门技术,帮助英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使其获得相应份额;为企业、大学和国外机构提供合作平台,增强工业界与科学基地的联系;鼓励与可再生能源有关的基础科学研究等。
  2008年4月,总预算为12亿英镑的“环境变革基金”成立。该基金对“碳托拉斯”(指导企业进行二氧化碳减排的政府机构)在2008~2009年度的技术开发计划提供了4800万英镑,并对“生物质资本补贴”及“生物质能源基础设施及开发计划”等进行资助。
  为了实现到2050年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80%的政策目标,英国还投入了6亿英镑设立了由政府与产业联合运作的“能源技术研究所”。该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进行运输部门低碳技术开发,且负责将研发的成果产业化。另一项任务是集中于运输部门的低碳技术研究方面,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形成了世界性的研发网络。
  ……
展开
目录
前言
低碳博弈篇
第1章 低碳经济战略性思考
1.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1.2 低碳经济的本质
1.3 低碳标准演化路径
第2章 国际协调与谈判
2.1 低碳国际合作组织
2.2 国际间协调与谈判
第3章 中国应持有的应对原则
3.1 宏观应对原则
3.2 国内低碳发展重点与政策应对
3.3 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应对低碳标准

政策篇
第4章 世界主要国家低碳政策
4.1 英国——低碳经济的领跑者
4.2 欧盟——低碳经济世界领导者
4.3 美国——内外有别
4.4 日本——立体战略
4.5 “金砖四国”各有侧重
第5章 中国低碳转型:弯道超车
5.1 中国低碳发展压力
5.2 渐进式低碳发展战略:顺势而为
5.3 逐步完善的政策法规

市场篇
第6章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6.1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与市场概况
6.2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分类及构成要素
第7章 强制性减排交易市场
7.1 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7.2 CDM市场
7.3 美国RGGI
第8章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标准
8.1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8.2 自愿减排标准
8.3 碳标签认证体系与标准
第9章 中国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9.1 政策导向与市场建设次序
9.2 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构建条件
9.3 基于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区域碳排放权配额设计

低碳城市篇
第10章 国外代表性低碳城市建设实践
10.1 低碳城市概述
10.2 英国:伦敦——低碳社区建设
10.3 丹麦:哥本哈根——零碳城市
10.4 日本:东京——“生命城市”
第11章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
11.1 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与路径
11.2 中国代表性低碳城市建设
11.3 低碳城市建设比较分析:深圳与重庆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