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车于1965年4月开始研制,当年制成2辆样车,并经过试验和改进后投人小批试生产。1977年11月经审查定型,命名为77—1式水陆装甲运输车。
该车是装甲部队中水陆坦克的战术配套车辆,也可装备炮兵部队,用于水网稻田地区拖载地面火炮克服水障碍以执行各种战斗任务。
该车以63式水陆坦克底盘为基础,去掉水陆坦克炮塔,将原车战斗舱的装甲板加高,作为运载车厢。主要改进如下。
车首上甲板设有驾驶员窗口、车长窗口及高射机枪;车尾部设置供装卸火炮用的可折叠的尾跳板、中跳板和火炮牵引钩;运载舱的顶盖装甲为固定密封式,火炮可拖载于下凹的顶盖上,在顶部开有供步兵、物资器材、弹药进出的窗口3个,运载舱还开有侧门,进气风扇设有防水进气罩;拖载火炮的半刚性固定装置;增加拉炮上车的由蜗轮蜗杆传动的电动牵引绞盘,及其可移动的电缆式手控操纵盒;运载舱两侧各设置2个射孔,其上方开有观察孑L,在前围和后围甲板上,左右各增设1个通风口,通风观察条件良好;驾驶员和车长坐椅为上下可调式,运载舱内的乘员座位,中间2个可向上折叠,并可拆卸,两侧的为固定式;对输送人员、载炮和物资做了合理安排,可以同时驮炮、载人,互不影响。
该车与63式水陆坦克具有相同的机动性,又可乘载步兵,具有运载和短距离牵引火炮、输送物资、器材、弹药、油料等能力。
乘载步兵可从车的前后两侧,踏翼子板,分4路上下车。搭载20名步兵上下车时间不超过80秒。完成装载火炮上下车的时间不超过13分钟。动力、传动、行动、操纵、水上推进等主要部件均与63式水陆坦克相同。
发动机为4冲程V型12缸水冷12150升一2型柴油机,标定功率298千瓦(400马力)。水冷却系统陆上采用管片式散热器和废气引射装置,水上利用水道夹层式热交换器。发动机启动有电启动(为主)和空气启动两种方式。
采用简单、可靠的机械式传动装置,由主离合器、变速器、转向离合器、带式制动器、侧减速器、水上推进装置和抽水装置组成。陆行驶时的动力传递路线是由发动机经主离合器、就速器、两侧转向离合器、侧减速器传到主动轮;水上行驶时由发动机经主离合器、分动箱、万向节传至左右两侧的喷水推进器。主离合器为干摩擦多片式。变速器为带同步器换挡机构的定轴式机械变速器,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为水上推进传动,分动箱将动力向左右两侧传出,并带有一个倒顺机构,可使传动轴带动推进器叶轮正转和反转。后部为陆变速器部分,包括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第三、四、五挡带有惯性式同步器,第二挡带有简单式同步器;第一挡和倒挡采用滑键齿套换挡。整个变速器水、陆两部分的传动机构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转向装置采用干摩擦多片式离合器。侧减速器为一级圆柱齿轮减速装置。操纵系统采用弹簧助力机械式操纵装置。
行动装置采用独立式扭杆悬挂,单销小节距金属履带板。高履刺人字形花纹履带板的附着性能好,提高了车辆在水稻田、沼泽、浅滩等地的通过能力和出入水能力。有6对中空的单轮缘大直径橡胶负重轮,第一和第六负重轮处装有蜗卷弹簧限制器,其余装有橡胶限制器。履带的松紧程度由曲臂和双头螺旋履带调整器进行调整。
水上推进装置采用轴流式喷水推进器。在传动装置两侧各装有一套喷水推进器和水道,在车尾喷水口处设有可开闭的水门。
为实现水上倒车,车体后部两侧开有倒车水道,关闭车尾2个水门,水从车后两侧喷水口向车的斜前方喷出,产生向后方的推力,在短时问内即可实现减速、制动或倒驶;当关闭一侧水门时即可实现灵活转向。
喷水推进器可由分动箱操纵,使之正转和反转,正转使车辆在水上行驶,反转时使水道中的水倒喷,以此来除掉水道进口格栅上的水草与杂物,防止堵塞。
装甲车体由特殊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具有适度的防护能力,车首甲板相对较厚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驾驶员右侧的机枪塔上安装有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前部上斜装甲板上装有防浪板,防止车在水上行驶时向车首涌水。陆上行驶时防浪板可以放下来。
观察仪器有3个车长用的棱镜式潜望镜,1个步兵班长用的59式潜望镜,驾驶舱上配有3个61式水陆坦克驾驶观察镜,夜间或雾天可用62式坦克夜视仪,还装有供水上行驶使用的61式水陆坦克观察镜。
电气设备的电源部分主要包括4个65式蓄电池,1个直流发电机。ZF(:.3000型蓄电池的连接为串并联,总电压为24伏,容量为280安。
通信设备有坦克无线电台和车内通话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