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国城镇住宅及用地权益历史与演变<br /><br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后房屋及用地情况演变<br /><br />一、房屋用地所有权的私有制时期<br /><br />二、房屋用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时期<br /><br />第二节我国不动产市场的基本特点<br /><br />一、我国目前土地的所有权制度<br /><br />二、土地的使用权制度<br /><br />三、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形式<br /><br />四、土地使用取得的程序及有关规定<br /><br />第三节经营土地中的基本法律关系<br /><br />第二章政府经营土地理念的法学分析<br /><br />第一节我国经营土地制度的形成及其社会主义理想<br /><br />一、房屋与土地的双重管理<br /><br />二、经营土地制度中的社会主义理想以及我国的现实<br /><br />第二节政府“经营土地”的现实分析<br /><br />一、经营城市理念的由来与演进<br /><br />二、经营城市理念对城市政府管理者的意义<br /><br />三、用经营城市的理念促进城市建设新规划的实现<br /><br />第三节对“公权牟利”现象的认识<br /><br />第四节对城市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反思<br /><br />一、国家土地所有权与私人房屋所有权的冲突<br /><br />二、先卖地后拆迁的制度矛盾<br /><br />三、政府在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利害关系<br /><br />第三章“钉子户”现象的物权法分析<br /><br />第一节“钉子户”的内涵与现状<br /><br />一、“钉子户”产生的制度背景<br /><br />二、社会交换场景中的“钉子户”<br /><br />三、现实中“钉子户”的遭遇<br /><br />第二节 民众主张权利的当与不当<br /><br />一、物权为典型的民事权利<br /><br />二、“一体承认、平等保护”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br /><br />三、盲目扩大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将造成对民权的极大压抑<br /><br />第三节“钉子户”问题的解决<br /><br />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钉子户”<br /><br />二、应以完全与市场价相符合的价格及时进行补偿<br /><br />第四章拆迁中的公共利益<br /><br />第一节公共利益条款的必要性与价值取向<br /><br />一、相对合理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br /><br />二、公共利益相对合理界定的可行性<br /><br />第二节公共利益是什么——寻找有缺陷的共识<br /><br />一、困局:两种路径的抗衡<br /><br />二、突围:相对合理地界定公共利益<br /><br />三、限制:相应程序和制度的构建使公共利益进一步明晰<br /><br />四、谁来确定公共利益?<br /><br />第三节 以公共利益征收必须实行有效的程序控制<br /><br />一、公共利益认定的程序<br /><br />二、公共利益认定的方法<br /><br />第四节公共利益由谁承担<br /><br />一、对立宪主义国家行政征收“公共目的”的实证考察<br /><br />二、公共利益对公民造成的损害由管理者承担<br /><br />第五章拆迁程序问题<br /><br />第一节程序正义之于城市房屋拆迁的价值<br /><br />一、不符合公共目的要求<br /><br />二、不符合基本的正当程序<br /><br />第二节城市房屋拆迁的基本程序设计<br /><br />一、设置房屋拆迁基本程序的意义<br /><br />二、房屋拆迁程序基本流程<br /><br />第六章拆迁补偿问题<br /><br />第一节拆迁补偿的性质定位<br /><br />一、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实质上是行政合同<br /><br />二、拆迁补偿安置是行政补偿<br /><br />第二节拆迁补偿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br /><br />一、拆迁补偿内容的学说<br /><br />二、拆迁补偿中的利益冲突<br /><br />第三节拆迁中补偿标准的确定<br /><br />一、现行拆迁补偿的范围与方法<br /><br />二、我国拆迁补偿的问题点<br /><br />三、公正补偿问题<br /><br />第七章行政决策应保护私有财产<br /><br />第一节权力配置应从集权管理转向给社会<br /><br />放权和为公民增权<br /><br />一、屡禁不止的暴力拆迁<br /><br />二、暴力拆迁原因<br /><br />三、公民权利不被侵害应优先于行政效率<br /><br />四、建立有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制度<br /><br />第二节行政决策应营造好的社会生态<br /><br />一、行政政策的制定应透明化<br /><br />二、人权应具体落实到私有财产权的保护<br /><br />三、政府应当利用市场保护社会<br /><br />结论<br /><br />参考书目和文献<br /><br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