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544266
  • 作      者:
    陈贤贵著
  • 出 版 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贤贵,男,1982年3月生,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现任教于华侨大学法学院。
展开
内容介绍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迁,多数人共同利益遭受不法侵害的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且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当众多受害人将此等纠纷事件引入司法领域,试图通过诉讼程序予以解决时,有别于传统诉讼制度所预设的诉讼类型的现代型诉讼便应运而生,如环境权诉讼、公害诉讼、消费者诉讼、公民权诉讼、证券欺诈诉讼等。与传统的诉讼制度相比,现代型诉讼主要存在当事人互换性缺失、系争利益呈现集合化或扩散化、争点呈现社会化和政治化、诉求内容发生转变等特质。由于其通常涉及多数人共同享有的扩散性利益,且此种利益及其归属主体未必明确,如果采取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以管理权为判断基准,那么因公益团体或代表当事人并非诉讼标的法律关系主体,也未就该诉讼标的法律关系有管理权或处分权,往往难以承认其具有当事人适格;对诉讼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益之人的范围也超越传统权利保护框架,并逐渐扩张。虽然依照程序当事人的理念,利益主张者可以作为当事人被引入诉讼,获得司法审查与救济的机会,但是根据传统当事人适格理论,正当当事人应当是实体法律关系的真正权利人和义务人,因而相关利益主体自然无法成为适格的当事人,实体意义上的诉权也就无从实现。
展开
精彩书摘
  如上所述,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及社会需求,逐渐超越既存实体法框架下所承认的权利类型,无论是基于弥补实体法的不足,还是促进诉讼观念转变,抑或是实现诉讼目的性选择的要求等,均要求对法院裁判机能进行扩张。而法院裁判机能扩张的同时,判决效果影响所及的范围,已非传统二元对立当事人概念下的以双方当事人为限的判决效力相对性原则所能涵摄。
  前述在起诉阶段最能够被期待进行充分地实施诉讼并获得充实裁判密度的个人或团体,通常仅作为社会多数构成成员中的一员,如何将社会的多元化价值及意见映射于诉讼程序之中?为此,作为继续维持其在诉讼程序中代表适格性或者作为弥补其代表适格性不足的方式之一,需要将具有强烈的利害关系人引入诉讼程序。对于法院而言,在当事人未向法院进行诉讼告知或申请追加当事人时,应当主动依职权进行通知或公告。但是,该利害关系人进入诉讼程序之后,所选择参与诉讼的方式并不以当事人为限,甚至在多数情形下可能以辅助参加人的情形出现在诉讼中。从形式上看,这一问题与当事人适格并无直接关系,但是事实上,这种诉讼参与的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一种潜在的当事人参与诉讼的方式。当事人与辅助参加人之间实质上具有连续性,辅助参加人在不受当事人实施诉讼行为的牵制时,就诉讼进行的层面来看,其在诉讼上所可以实施的诉讼行为与当事人无异,就实际效果而言,辅助参加人对诉讼所投入的心血、精力往往并不亚于当事人,尤其是在现代型诉讼中,对于当事人与辅助参加人之间绝对性的区别已经逐渐淡化,因而有必要赋予辅助参加人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就争点进行主张、举证而言,给予利害关系人具有类似当事人的地位,除可以继续维护其实体权利及程序权利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实现以下诉讼法上的要求:首先,将公众的多元价值观及意见映射于程序之中的机能;其次,弥补提起诉讼的当事人代表适格性的不足;再次,对于起诉的当事人产生部分制约作用,以实现诉讼的公益性要求。
  ……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
五、本书结构

第一章 当事人适格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当事人及其确定
一、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
二、当事人的确定及其标准
第二节 当事人适格概述
一、当事人适格的概念及其渊源
二、当事人适格的理论与学说
三、以管理权为基础的诉讼实施权
第三节 当事人适格在诉讼上的意义
一、当事人适格与诉权学说
二、当事人适格与权利保护要件
三、当事人适格要件的调查

第二章 当事人适格与诉讼担当
第一节 诉讼担当概述
一、诉讼担当的内涵
二、诉讼担当的分类
三、诉讼担当与管理权
第二节 法定诉讼担当与当事人适格
一、债权人代位诉讼
二、股东代表诉讼
三、遗嘱执行人
第三节 任意诉讼担当与当事人适格
一、德国的任意诉讼担当理论
二、日本的任意诉讼担当理论
三、台湾地区的任意诉讼担当理论

第三章 现代型诉讼与当事人适格
第一节 现代型诉讼概论
一、现代型纠纷的内涵
二、现代型纠纷的分类
三、现代型诉讼及其特质
第二节 现代型诉讼对当事人适格理论的影响
一、现代型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问题
二、当事人适格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各国(地区)处理现代型诉讼的立法例
一、集团诉讼制度
二、团体诉讼制度
三、集团诉讼与团体诉讼的比较

第四章 当事人适格与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的扩张
第一节 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的学理分析
一、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二、争点效的主观范围
三、反射效的主观范围
四、判决的事实效力
第二节 参加效力与告知效力的主观范围
……
第五章 当事人适格的中国路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