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绪论内容摘要
什么样的休闲?则是研究对象的问题。如果说旅游有时间、收入和社会评价的约束的话,广义的休闲则是老百姓与生俱来、不可或缺的日常行为。过去的富贵人家听戏是闲时的乐子,一亩地、两头牛就很满足的农民也会有“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快乐时光;乡下的孩子没有幼儿园上,就那儿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也会听着妈妈讲那些过去的故事而入迷。所以休闲无关富有和贫穷,在大剧院听歌剧是休闲,田间炕头的“二人转”就不是休闲?在iPad上玩“植物大战僵尸”是休闲,在村边的树上掏喜鹊窝就不是休闲?我看不是这样吧。休闲甚至与时间的长短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休一个月的长假可以出国旅游,休息几个小时也可以逛逛街的。事实上,人们在从事完日常工作、家务劳动等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地留有一些休闲时间。问题是这些休闲时间有多长,在这些休闲时间干什么,全体国民休闲时间和休闲活动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很关键。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国民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我们得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出发,在科学评价国民休闲的现状的基础上,切实提出符合国情的阶段性休闲目标、休闲内容和休闲要素来。这需要学术群体的科学研究能力,包括问题的提炼、数据的获得与整理、观点的抽象与文字或者语言的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够切实从中国的休闲现状出发。我们动不动就基于“扎根理论”吗?“根”在哪里?就在休闲研究的具体对象中,就在国民休闲的现实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