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学术交流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关于学术交流的概述
2.1.2 学术交流质量的概念
2.1.3 知识产权的概念
2.1.4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与学术交流二者的关系
2.2 学术交流的理论基础
2.2.1 科学知识增长:一个扩散过程
2.2.2 默顿关于科学发现优先权的理论
2.2.3 哈格斯特龙的“礼品交换论”
2.2.4 斯托勒的“商品交换论”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概况
2.3.3 简要评论
3 历程回顾
3.1 学术交流的历程回顾
3.1.1 科学家、学者自发的学术交流阶段
3.1.2 科学家、学者有组织的学术交流阶段
3.1.3 国家或政府部门主导,科学家、学者组织的学术交流阶段
3.1.4 以因特网为媒介的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学术交流阶段
3.2 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历程回顾
3.2.1 我国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起源阶段
3.2.2 我国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发展阶段
3.2.3 我国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高峰阶段
3.2.4 我国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中西结合阶段
3.2.5 国外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
4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学术交流的现状及问题
4.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概况
4.1.1 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4.1.2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4.1.3 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4.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我国学术交流的现状
4.2.1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4.2.2 我国学术交流的现状
4.2.3 我国学术交流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4.2.4 国外经验借鉴
4.3 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现状
4.3.1 我国学术交流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现状
4.3.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的现状
4.3.3 国外经验
4.4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
4.4.1 学术会议存在的问题
4.4.2 文本类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
4.4.3 在线学术交流存在的问题
4.4.4 交流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5 知识产权制度下学术交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学术交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5.1.1 宏观影响因素分析
5.1.2 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5.2 学术交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学术交流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5.2.2 学术交流质量评价指标设定
5.2.3 学术交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3 学术交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解释及结果分析
5.3.1 模型解释
5.3.2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5.3.3 结果分析
6 知识产权制度和学术交流的互动机理
6.1 知识产权制度和学术交流的互动关系
6.1.1 知识产权制度对学术交流的影响
6.1.2 学术交流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
6.2 知识产权制度和学术交流的作用机理
6.2.1 学术交流对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机理
6.2.2 知识产权制度对学术交流的作用机理
6.3 知识产权制度和学术交流的互动模式研究
7 积极探索基于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下提升学术交流质量的途径
7.1 提高学术会议学术交流质量的建议
7.2 提高文本类学术交流质量的建议
7.3 提高在线学术交流质量的建议
7.4 国家宏观管理与引导层面
7.5 个人自身管理层面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