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俗秩序:从心灵世界到法权政治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55503
  • 作      者:
    许章润,翟志勇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法学(第七卷)·世俗秩序:从心灵世界到法权政治》主题聚焦“世俗秩序:从心灵世界到法权政治”,从哲学、政治、历史与法权诸方面对于世俗秩序的一般状况及中国样态作跨学科的交汇省察,以期引发汉语学界对这一论题的关注,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当下中国的社会与政治转型。
  《历史法学(第七卷)·世俗秩序:从心灵世界到法权政治》所载论文,皆秉承这一宗旨,既有从观念史的角度对于世俗化问题的梳理,亦有从古典传统的立场对世俗化一般理论的反思,更有着重于中国法制实践的世俗理性主义的追问,最终汇聚成对当代国家间秩序与国家秩序的整体性思考。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主题聚焦“世俗秩序:从心灵世界到法权政治”,从哲学、政治、历史与法权诸方面对于世俗秩序的一般状况及中国样态作跨学科的交汇审察,以期引发汉语学界对这一论题的关注,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当下中国的社会与政治转型。本卷所载论文,皆秉承这一宗旨,既有从观念史的角度对于世俗化问题的梳理,亦有从古典传统的立场对世俗化一般理论的反思,更有着重于中国法制实践的世俗理性主义的追问,最终汇聚成对当代国家间秩序与国家秩序的整体性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尽管如此,在周之古典世界,人们几乎没有明确的个体意识。封建的权利一义务总是相互的,人们总是通过与己相对者理解自己,或者说,我乃是呈现于、实现于与他人之关系中。通过他人,我才得以完整、并认知自我。周人之德,就是处理凡此种种人际关系的优秀品质。
  与上述精神特征相表里,周之治理架构也即周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礼治。周制就是礼治,就其生成渊源而言,大体上,礼是习惯法,因而对任何人来说,礼都是客观的。礼也具有另一显著特征:普遍性。如《礼记·曲礼上》所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无所不在,人的一切活动,从个人身体之进退周旋,到家事、国事之处理,乃至天下之治理,战争与和平,皆在礼的管理之下——刑、兵乃是强制执行礼的手段。由此,古典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一切事务皆有规则,人永在规则之中,即便规则尚未被阐明。此系“周文”之基本含义。
  第二,自治。周制之典型特征是小型共同体之自我治理。此类共同体之治理权是内生的,具有悠久之历史与礼制的渊源,其所从属之大型共同体只不过予以承认而已。因为,大型治理共同体,比如诸侯国,通常只是“家”这样的小型共同体之联合,华夏天下则是众多国之联合。联合的纽带则是礼。这样的天下秩序之基本特征是不同而合,以和而合,和而不同。
  第三,权力之相对性。或者更具体地说,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存在“权力”现象,而只有权利和权威。因在周制下,礼无人不包,所有人都在礼之下,包括所有君子,周王也在其内。事实上,按照“礼不下庶人”之说,礼之要旨就是约束君子。礼既然在所有领域约束君子,则君子对自己之臣、民,以及相互之间通常也就是主张自己的权利,要求其按照礼制履行对自己的义务。至于对自己的君及同等级之君子,更是只能主张权利。反之亦然。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世俗时代的心灵、法权与政治
主题论文
世俗化及其政治、法律表现
反思“世俗化”的概念与命题
古典性与现代性之往复
——以中国历史为例
穷途末路中的复新:中国文明与世俗化问题
中国近代法制的世俗理性主义
世俗秩序背后不得不说的神圣因素
世俗化语境中的自然法学
——论法国“美好年代”中世俗自然法学说的形成
世俗化与中立化
——以对施密特论题的批判出发论欧洲历史的世界史意义
主题译文
历史的意义:论卡尔·洛维特世俗化概念的政治内涵
世俗化与国家的现代性
宗教改革时期的圣约神学和政治学
评论与书评
缅怀我的同事
——伯顿·德雷本
萨维尼的历史法学派研究计划及其对19世纪柏林的
思想影响
1833年版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编者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