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4390
  • 作      者:
    欧羡雪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欧羡雪,香港注册社工,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后于1989年修毕香港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课程,1999年获艾克曼家庭治疗专业文凭。早期曾从事学校社会工作及家庭辅导、特殊儿童及家庭康复社会工作。后期从事各种康复服务(针对精神病患者、肢体残障、智力残障等人士)的部门管理督导及发展工作。2007~2012年曾任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工作系中国研究及发展网络培训主任,督导内地社会工作研究生,从事内地社会工作教育。现任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内地事务处副主任及香港理工大学“四川5·12灾后重建学校社会工作项目”社工专业顾问。
展开
内容介绍
  《灾难·超越系列:灾害康复社会工作》并非一般学术性的著作,亦不是灾难救灾的手册,而是处于两者之间,从实务经验开始,引回实务背后的理念及理论。全书挑选了四个项目作为书写的重点,主要概括为三个康复工作中的重要模式:(1)以机构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模式——德阳市残联一香港红十字会康复及假肢中心;(2)以社区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模式——香港复康会一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以及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3)以学校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模式——香港理工大学绵竹汉旺学校社工站,是香港高校支持的项目。
  《灾难·超越系列: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的结构是先阐述灾害与康复社会工作的视野,接着,每一项目就其实务经验、机构服务背景、理念及概念、介入模式、操作步骤、实务示范等,一层一层地将实务陈述清楚。依据这结构去理清每一实务经验背后的理念、操作步骤并进行反思,期望《灾难·超越系列: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的资料可在教育及实务领域,引发更多的尝试及使用、批判及改进、反思及积淀,为灾害社会工作日后成为一门更为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做知识积累。
展开
精彩书摘
  学校作为康复学生十分熟悉的环境,更有利于他们的放松,使其更愿意接受服务。相应地,康复学生的问题也容易在学校呈现出来,如康复、认知、行为、人际等方面的问题也多在学校呈现。社工站设在学校能够保证与康复学生的接触时间,有利于同他们建立专业信任关系,因此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鉴于康复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为了更及时地满足其需要,社工站立足学校,将办公室、活动室、康复室都设在学校,以方便同康复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接触,有利于与康复学生建立关系,了解他们的具体需要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学校成为康复学生在该阶段能否顺利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在学校设立社工站就显得十分必要。
  (2)从服务输出方面看,社工站本着一切从需要出发的原则,以康复学生为中心、以社工站为基地开展多样的服务。根据生态系统观可知,对康复学生所在环境系统的干预同样f分必要。因此,以学校为本的服务并不是单纯地针对康复学生,除学生外,社工站同时还关注学校、家庭及社会系统。
  第一,学生系统。在康复服务方面,社工站利用的活动室和康复室变为观察和介入康复学生需要的最直接的场所,康复学生在休息时可以随时到活动室交流,并每天在康复室进行封闭式的诊断和训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校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地方,社工站不会也不应将康复学生从教室中喊出来接受服务,必须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在社工方面,在“包容”理念的指引下,社工邀请康复学生与他们的同学一起参加活动,以体现大家是不同而非不平等的包容理念。康复学生截肢后大多不能接纳自身残疾的现实,社工站邀请康复学生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参加在板房学校开展的自我接纳小组活动,帮助他们看到自身的能力恢复以增强自信心。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本书的背景
1 本书的由来及目标
2 本书的对象
3  本书的作者
4 撰写过程
5  内容特色
6  内容结构
7 本书的使用及愿景

第二章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的视角
1 引言
2 支配式处理灾害与社会弱势视角(Dominant and Social Vulnerability Views of Disaster)
3 个体与社会模式(Individual and Social Model)视角
4  优势为本与问题为本(Strength-based and Problem-based)的视角
5 从视角到实践
6 重视受灾康复者的能力及权利
7 超越个体层面的社会系统工作
8 有效响应受灾的实际社会状况
9 灾害康复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三章  以机构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
1  机构服务的背景
2 重要的理念及概念
3 介入模式
4 操作步骤及实务示范
5  反思与改进
6 总结

第四章  以社区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
——以四川地震灾区社区康复资源中心为例
1  机构服务的背景
2 重要的理念及概念
3  介入模式(Intervention  Models)及方法
4  操作步骤及实务示范(Operational Steps and Practice Illustration)
5  反思与改进(Reflection and Improvement)

第五章  以社区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
——以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为例
1  机构服务背景
2 指导理论
3 介入模式
4 操作步骤
5  实务示范
6 反思与改进

第六章 以学校为本的康复社会工作
附录 各康复模式图表
后记 几点醒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