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灾害应对组织网络及其适应性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1084176
  • 作      者:
    闫章荟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灾害应对组织网络及其适应性研究》选取中国数个典型的自然灾害作为分析案例,基于政府文件、网络文献、报刊文章等档案资料,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研究在复杂性情境下自然灾害应对组织网络中个体关系和群体行为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具体包括:第一,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形成过程分析。确定具体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成员构成以及进入网络的方式。从而进一步提炼中国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形成过程、成员的选择标准、其中的偶得因素和目标引导因素。第二,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结构分析。在本部分研究中,通过社会网络软件描绘出中国灾害应对组织网络关系图形,分析该网络中的点、线及关系密度、中心度和中心势、成分和派系、位置和角色。第三,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演化分析。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的典型自然灾害应对组织网络,提炼中国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演化轨迹,分析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演化动力,发掘其中的冲突解决机制。探讨这种演化对于灾害应急管理绩效以及参与个体的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闫章荟,汉族,1979年10月生,河北沧州人。2002年、2005年、2011年分别于南开大学取得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讲师、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目前主要致力于危机管理与社会网络研究,在《公共行政评论》、《四川大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2部,参编教材2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南开公共管理研究丛书:灾害应对组织网络及其适应性研究》基于自然灾害发生及后果的复杂性所导致的治理困境,应用社会网络相关理论及分析方法,解析表征现实情境的自然灾害应对组织网络实例,分析中国自然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性发展过程,深入挖掘网络成员构成、网络目标设定及网络关系结构对灾害治理效果的影响。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务院还设有几大类灾害管理专项协调部门,主要包括: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具体工作由水利部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具体工作由中国地震局承担。
  灾害管理协调部门一般由国务院副总理兼任第一领导,应急主管部门领导任第二领导,应急主管部门的副职任秘书长。应急协管部门是成员单位,负责协助完成灾害管理工作。由于灾害的涉及面广,应急协管部门几乎涵盖了国务院的各个部委。应急协管部门一般派出一名副职领导成为灾害管理协调部门的成员。
  民政部在灾害管理工作中起到了运转枢纽作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民政部部长任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兼任秘书长。因此国家减灾委的许多具体工作实际上是由民政部负责的。此外,民政部还具体负责拟订救灾工作政策,承办救灾组织、协调工作,组织自然灾害救助应急体系建设,承办灾情组织核查和统一发布工作,承办中央救灾款物管理、分配及监督使用工作,会同有关方面组织协调紧急转移安置灾民、农村灾民毁损房屋恢复重建补助和灾民生活救助,承办中央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组织和指导救灾捐赠,拟订减灾规划,承办国际减灾合作事宜。
  信息通道: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应急办)在中国灾害应急管理过程中充当着信息通道的作用。国务院应急办负责国务院值班工作,及时报告主要情况,传达和督促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组织开展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协助国务院领导同志做好有关应急处置工作,办理安全生产、信访以及国务院应急管理方面的专题文电、会务和督查调研工作。
  国务院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络保障工作由民政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民政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民政部总值班工作,保证与中共中央办公厅(以下简称中办)、国务院办公厅(以下简称国办)、国务院各部门的联络畅通,向中办、国办报送紧急重要事项,协调办理国务院应急办和部有关决定事项,督促国务院应急办事项和部领导批示、指示的贯彻落实,协调办理国务院应急办交办的涉及各司(局)的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各类文电、会议通知、应急信息上报等,协调安排与应急业务有关的部领导出差、考察等活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然灾害的复杂性与组织社会网络研究述评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复杂性与应对的适应性
第二节  组织社会网络研究述评
第三节  灾害应对中的组织社会网络研究

第三章  现行制度设计与灾害情势分析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中国自然灾害情势及四次重大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第四章  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特征分析
第一节  社会网络理论基础及研究设计
第二节  1998年洪水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特征分析
第三节  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特征
第四节  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特征分析
第五节  2010年玉树地震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特征分析

第五章  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性评价
第一节  灾害应对组织网络适应性评估指标设计
第二节  1998年洪水灾害应对组织网络适应性评估
第三节  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组织网络适应性评估
第四节  2008年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组织网络适应性评估
第五节  2010年玉树地震灾害应对组织网络适应性评估

第六章  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适应性发展策略
第一节  中国灾害应对组织网络的演化分析
第二节  夯实基础
第三节  凝聚资源
第四节  创造生机
第五节  缔造协同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