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服务型政府建设规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2717
  • 作      者:
    朱光磊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当前,中国在政府发展方面面临着“双重任务”:既要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解决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这一基础问题;又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即中国在新世纪伊始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是一种“历史压力下的历史性选择”。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政府职能转变两大历史进程具有内在联系。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国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全球化带来的外在压力,主动进行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从理论上说,提供公共服务既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也是国家本质的要求;从现实来讲,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政府职责是有差别的,要适时调整。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情况下,中国需要深化和细化对国家的社会职能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把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推进到新的阶段。同时,深度推动公共服务事业,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政府的能力更强、更有作为、效率更高,即需要一个“有为政府”。
  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考虑时间、空间的协调性问题,重点建立起全方位、广覆盖、多层级、高效能、制度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它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着力点,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一项核心内容。在这方面,一个合理的财政体制是政府实现执政理念、国强民富的必要保证。
展开
精彩书摘
  2.伙伴关系与地方竞争
  政府间的伙伴关系不是对竞争关系的否定,相反是对竞争关系的有效补充。当地方政府走到一个社会管理职能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职责渐渐加重的发展阶段时,再一味顾着“做大蛋糕”、彼此之间“争抢蛋糕”,那么都会落后于时代发展和中央的步伐。当前,越来越多“双边化”或“多边化”的公共服务问题则为政府间关系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机遇。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无缝隙覆盖,地方政府必须寻找跨行政区界限的方法和更多与利益相关方合作的机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实现效用最大化。在公共服务供给的伙伴式合作网络里,各个主体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通过分享资源和权力来共同管理公共事务,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而共同提供可持续的整合型公共服务。显然这通过“你争我夺”肯定是达不到的。同时,伙伴关系也不是仅仅就是一团和气式的合作,其中也存在着竞争性的因素。与经济绩效竞争相同,参与的各位伙伴会体会到公共服务绩效的差别也是不一样的。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地方的主政者应当理解到,在“拼GDP”中获胜时是成绩,在“拼服务”中领先也是成绩;而且后者更容易出成绩,因为后者相对偏弱,起步相较晚,谁先动,谁就会走在全国的前面。
  中国目前处在“现代化”阶段,但全球化进程又把我们同时拉入了“后现代化”阶段,我们面临的是“双重历史任务”。“现代化”和“后现代化”这一双重挑战,要求我们要对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政府管理模式都要“充分吸纳”和“有效整合”,多种模式结合起来“为我所用”应是一种常态。伙伴关系在中国还属于新生事物,政府之间各种带有伙伴式特点的因素还处于聚集和形成的过程中,从长远看还会不断增长。今后,可以就这个问题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伙伴型府际关系,作为政府间关系模式理论发展的新走向,是构建服务政府进程中的一项创新型政策工具,更是现代政府发展的趋向之一。发展伙伴型府际关系,有助于理清当下政府间关系种种困惑的逻辑脉络,尤其对于解开政府间关系实践发展中的现实纠结而言,应是既现实又理想的政策工具选择之一。伙伴型府际关系为理顺并重塑中国政府间关系提供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方式,亦与中国正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政府发展的基本战略走向相契合。将伙伴关系与条块关系、竞争关系“并轨而行”,是在中国政府间纵向和横向关系模式发展的双向深层次推进基础上,对中国政府间关系未来发展的整体性推演和重新定位。不仅具有管理上的意义,更是一种政治文明。在未来的政府发展战略期内,中国政府应以创建新的伙伴型府际关系为目标,进而全面调整政府间关系,并最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政府间关系模式的创新之路。
  ……
展开
目录
引言 服务型政府——历史压力之下的历史性选择
一、“服务型政府”概念的来源与内涵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历史压力之下的选择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一个历史性的选择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

第一章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
第一节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重要问题
一、改革的深入要求对政府职能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化和细化
二、实践的发展要求政府在职能转变中实现创新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正式提出
第二节 基本认识: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历史前提
二、初步认识与改革启动阶段(1984-1998年)
三、调整认识与改革探索阶段(1998-2003年)
四、深化认识与改革深入阶段(2003年至今)
第三节 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的扩展趋势
一、公共服务职责扩大化的趋势
二、更全面地理解“政府职能转变”中的“转变”概念
三、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四节 履行公共服务职责是国家的本质要求
一、明确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辩证关系
二、中国应当不断增强国家的社会性
三、中国要善于对政治行为做“社会性”处理

第二章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节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条件性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条件
二、两个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水平
三、四个支柱:市场、第三部门、法治国家与积极成熟的公众
第二节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应坚持“留有余地”的原则
一、“福利刚性”要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循序渐进
二、公共服务水平可以适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三、小结:适度和渐进地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节 坚持“均等化”与“差别性”的动态统一
一、应充分认识均等化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二、应充分认识区域差距对均等化的制约
三、应充分重视人口的城乡构成对均等化的制约作用

第三章 深度推进公共服务事业要求合理的政府定位
第一节 “有为政府”是公共服务事业中政府的基本定位
一、对政府的综合定位:“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府”
二、实践中政府定位的演变
三、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有为政府”的客观要求
第二节 “有为政府”的内涵
一、平衡职责:经济监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二、行政主导:资源配置枢纽与“软约束”
三、注重绩效:投入和效益并重
四、规模适度:规模与结构的合理化
五、法治健全:自律与制约相结合
六、灵活开放:敏于应对外部变化
第三节 “有为政府”的定位是特定条件下的抉择
一、转型社会的特定阶段
二、现代化的双重历史任务
三、超大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四、深厚历史传统的制约
五、巨大的外部压力
六、“有为政府”:一个阶段性的选择

第四章 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
第五章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六章 突出“多元参与”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特征
第七章 合理调度社会资源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八章 全面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
第九章 构建“伙伴型”府际关系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策工具创新
第十章 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与现代服务业的密切结合
第十一章 “以服务平衡差距”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出社会价值
第十二章 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城市化良性发展的有效推力
第十三章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政治发展具有内在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