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第一次品国学就精通:专家图解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012192
  • 作      者:
    任德山著
  • 出 版 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国学博大精深,千百年来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形式和意识形态,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的各个方面,深深镌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本书将给您一种指引,让您能从宏观上将这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国学尽收心底。掌握它,并运用它,让这本全新的《第一次品国学就精通(专家图解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一次品国学就精通(专家图解版)》教您习懂国学:博大精深的“国学”都包含些什么?如何才能掌握这包罗万象的国学?应用于生活,国学不单单只是增长见闻!“国学一直与我们同在”,你意识到了吗?……<br>    国学是历史与文化的所在,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国学是一种经过时间沉淀而成的文化,是真正的经典。它荟萃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思想文化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br>    国学范围深广,古往今来,在不同的领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国学大师,古代的孔孟、老庄自不必说,现代的梁启超、郭沫若、王国维也都是成就斐然,在国学的研究中成为一代大师。<br>    让我们将深厚的国学文化烙印在记忆中,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在归纳与回溯中开拓我们的思维,成就我们的事业。
展开
精彩书摘
    《孙子兵法》在国际军事史上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在公元八世纪的唐玄宗时代,《孙子兵法》就已东传日本;1772年则西传法国;1910年英译本在伦敦出版。到今天为止,《孙子兵法》在世界上已被译成英、日、俄、法、德、意、捷、西班牙、荷兰、希腊、阿拉伯、朝鲜、希伯来……等20种以上文字出版。<br>    先秦诸子学说的贡献<br>    先秦诸子时代,也就是从春秋末年到战国的时代,这是一个出现伟大进步和变革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当时百家争鸣,学术空前自由,教育开始普及,诸子百家应运而生。<br>    先秦时代的诸子,互相辩论,互相影响,相辅相成,形成了精神解放、思想活跃的极为生动的局面。那时的哲学思想,高深精妙,成为深刻影响后世的思想之源、文化之根。用现代德国思想家雅思贝斯的话来说,那是一个文明的“轴心时代”,那个时代所创造的文明的财富,永远为后世所享有。现代哲学家冯友兰说,周秦是中国哲学最发达的时期,十分中肯。不但如此,中国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许多门类,也都在那时萌芽。<br>    诸子学说开创的学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是创造性极强,不相剿袭,当时诸子所创的学说一直为后世所继承、所应用,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后学阐扬前哲,敢于不为旧说限制,易于进步,勇于创新;特别是各派互相辩驳,有利思想发展,思维趋于精密;还有,诸子之学,都是专家之学,易于求精,传之后世,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考验。<br>    ……
展开
目录
学习“国学”的门径<br>引 言<br>第一讲 什么是“国学”<br>一、国学——中华民族的全部灿烂文化<br>二、国学的基本内容<br>三、四部和四库全书<br>四、国学入门要读哪些书<br>五、了解基本的国学研究法<br>第二讲 国学的特点是“通”和“化”<br>一、我们的大学有了中文系、历史系和哲学系,为什么还要开国学课呢?它们的区别在哪呢?<br>二、国学是“会通”的学问,“腹笥(si)”要富<br>三、饮源头之水,然后再出发,博学经典就是让人永远奋斗不息<br>第三讲 学习国学,宜从蒙学入手<br>一、先读“三、百、千、千”<br>二、《三字经》是最好的蒙学课本<br>三、姓氏文化大全——《百家姓》<br>四、《千字文》——集中识字的极好教材<br>五、读过《幼学》会看书,读了《幼学》走天下<br>六、200多年来,《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图书之_<br>第四讲 订一个读书计划<br>一、每天读300字,四年就可以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br>二、参考梁启超的《读书次第表》<br>三、读书要落实到创新<br>四、学习国学的要诀<br>第五讲 国学的学习方法<br>一、学习者应该知道的读一本书的程序<br>二、怎样阅读正文<br>三、向名人学读书<br>四、几种阅读方法的应用<br>五、明白国学典籍整理的体例<br>第六讲 读书的门径——《说文解字》<br>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br>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br>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br>二、要了解训诂学<br>三、古代语法学及其发展<br>四、方言学<br>五、汉字字音的变化<br>六、文字和语言的分离<br>七、双声字与叠韵字<br>八、反切注音法<br>九、音有“四声”<br>十、汉字音韵学<br>十一、字母<br>十二、韵部<br>十三、怎样确定古字本音<br>第七讲 用经学奠定基础<br>一、我们先说经的意义和范围<br>二、《周易》<br>三、《尚书》<br>四、《诗经》<br>五、“三礼”<br>六、中国的礼乐文化<br>七、《春秋》与“三传”<br>八、春秋“三传”<br>九、《论语》<br>十、《大学》<br>十一、《中庸》<br>十二、《孝经》<br>十三、《尔雅》<br>十四、《孟子》<br>第八讲 用子学探求本源<br>一、先秦诸子<br>二、魏晋时代的玄学<br>三、佛学<br>四、理学<br>五、清代考据学<br>第九讲 学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br>一、史部研读的方法<br>二、熟悉正史<br>三、通览编年体史书<br>四、通读纪事本末<br>五、必备的几部政书<br>六、学术史与史评<br>七、杂史野史及其他<br>八、古代中国的地理学<br>九、历史哲学与新史学<br>第十讲 学文以博学通识<br>一、简述先秦文学<br>二、词章之学<br>三、文章<br>第十一讲 多才多艺<br>书法与绘画<br>第十二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br>一、天文<br>二、历法<br>三、乐律<br>四、地理<br>五、职官<br>六、科举<br>七、姓名<br>八、礼俗<br>九、族<br>十、宫室<br>十一、饮食<br>十二、衣饰<br>十三、什物<br>第十三讲 附录<br>一、梁启超《国学必读书及其读法》<br>二、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