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一体化研究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区域一体化问题,并尝试提供一个理论上的解释。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是与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主要关注国家与政府驱动的经济一体化,对一体化的区域性安排给成员国和非成员国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感兴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解释经济一体化不同阶段的关税同盟理论、自由贸易区理论和共FJ市场理论,以及关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影响与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的协议性国际分王、集体自力更生和新区域主义。美国学者维纳(Jacob Viner)提出了关税同盟理论,主要关注因对内取消关税和对外统一关税所引起的各种经济效应。英国经济学家罗布森(Peter Robson)将关税同盟理论应用于自由贸易区,形成了自由贸易区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和自由贸易区理论假设成员国之间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生产要素是不流动的,而共同市场则克服了集团内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从而形成共FJ市场理论。日本学者小岛清认为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是以长期成本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减为基础的,而没有考虑到长期成本递减和规模报酬递增,并依此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与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成功实践,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提高区际贸易自由度,使得要素流动不受到任何限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非连续的和突发性世界中,这种提高区际贸易自由度的政策可能带来正向效应,也可能带来负向效应。佩必思(Prebish)认为.世界“经济星座”由“中心”即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即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组成,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只有利于发达国家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缪尔达尔(Gurnar Mydad)认为经济发展的结果往往不是带来共同富裕,而是加剧贫富悬殊。②国际依附理论则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富国支配穷国,穷国依附于富国并受之剥削的“支配一依附”关系,因此他们建议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内部彻底的制度和结构变革,彻底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更是把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视为一种发展战略,认为不必在一切情况下都追求尽可能高级的其他一体化,一体化应当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
国际关系学者关注国家与政府驱动的一体化,并致力于控制实现一体化的政治共同体的途径和进程。国际关系学的视角可以分为几大基本阵营:强调超国家机构作用的功能主义阵营、强调民族国家作用的政府间主义阵营、对功能主义和政府间主义进行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欧盟一体化中制度的作用的制度主义,以及强调行为体和制度与一体化之间相互建构的建构主义。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米特兰尼认为,各自独立、相互竞争的国家单位使世界四分五裂,这便是冲突和战争发生的根源。他主张逐步建立具有不同功能的国际机构,这些国际机构在诸如交通、通信等特定功能领域拥有权力,一旦被创立起来,这些机构很快就必须相互合作,从而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经济、社会组织网络,这种国际级强网络由专家和技术人员管理。新功能主义将一体化视为一个不断变化、自我强化的进程,认为一体化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