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28085
  • 作      者:
    朱颖原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朱颖原,女,哲学硕士、法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走过不惑的生命旅程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论著《古老的东方智慧》、《经典·人生》、《大学生素质论》等近百万字,诠释着对人生的参悟;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倾注着对哲学的思考;主持参与社科研究课题十余项,记录着对社会的关注;多次参加教学竞赛并获奖,收获着付出后的精彩。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研究》主要基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客观背景来看,价值观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党的十八大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用十二个词,"三个倡导"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中对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视。从主观上讲,哲学专业的受教育背景和多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科研的从业背景,促使选取哲学视角,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维度中,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梳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发展的脉络,从横向的逻辑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逻辑性。主要内容,一是从传统的维度探究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深厚积淀与当代启示;二是从理论的维度,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考;三是从历史的维度,梳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探索;四是从逻辑和关系的维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层面的内涵与逻辑关系;五从实践的维度,倡导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期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尤其是在高校青年学子中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和国家长期追求的目标,并在不同时期赋予其不同的内在要求。新的历史时期,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首先,从主体上看,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人民;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培育高素质文化人才,促使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的人才保障。其次,从客体上看,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创作更多反映人民现实生活、百姓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涌现更多的精品力,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最后,从制度和体制上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管理体制。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基本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合理化和公平化,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加强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使得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形成对文化产品科学评价标准和体系,促进文化以及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第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精神与物质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往往对文化有其直接影响。恩格斯曾强调指出,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的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支配作用。毛泽东也曾讲过,经济发展的高潮必然带来文化发展的高潮。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传统维度:传统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文化渊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一、产生形成期
二、发展完善期
三、强化成熟期
四、反思批判期
第二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传统价值观内容的多种解读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价值意义
一、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文化形象
二、蕴含开启未来的思想资源
三、历史的局限和不足

第二章 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探索
第一节 共产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一、共产主义的涵义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思想
三、列宁的共产主义理论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一、人存在的现实性
二、人的类本质特性
三、人的劳动和人的本质的异化
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第三节 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
一、剥夺剥夺者,消灭私有制
二、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三、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行有计划的经济
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节 “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一、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二、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谋利益的运动
三、无产阶级政权是人民的政权

第三章 历史维度: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构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初步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
二、人民群众是民主革命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
三、发展生产是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
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价值的保证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初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一、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制度保障
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实现条件
四、繁荣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价值的精神动力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
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化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二、对我国所处阶段的判断确立了社会主义价值基础
三、“三个代表”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价值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凝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五、构建社会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

第四章 逻辑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从核心价值体系到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核心价值观的学界争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一、“三个倡导”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各层面内部的辩证关系
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第三节 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一、富强:社会主义的经济核心价值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政治核心价值
三、文明:社会主义的文化核心价值
四、和谐:社会主义的社会核心价值
第四节 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一、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
二、平等: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的原则
三、公正: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四、法治: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方式
第五节 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
一、爱国:道德价值观的主线
二、敬业:道德价值观的外化
三、诚信:道德价值观的基础
四、友善:道德价值观的态度

第五章 实践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
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四、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核心价值观并重视不同主体的价值观
二、突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性质
三、吸收借鉴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优秀成果
第三节 提高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二、实现以人为本,促进从价值认同到践行的跃升
三、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快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
四、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