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病证带状疱疹伴水疱、丘疹者。
病案举例李某,男,49岁。2003年11月2日就诊。近2年,患有带状疱疹,给予病毒灵、聚肌胞等治疗后,虽见好转,但时有复发。此次发作自觉腰胁部皮肤痛痒,红色丘疹排列成带状,三五天后发展为透明水疱,有的如黄豆或绿豆大小,水疱问有正常的皮肤,触之痛甚,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经诊断为带状疱疹。用雄黄冰片涂剂治疗7天后,水疱结痂,疼痛大减。18天后大部分疱疹结痂,小部分痂皮脱落。21天后疱疹痂皮全部脱落,疼痛消失,痊愈。随访半年,仍未复发。
验方来源黄玲,陈继军.治疗带状疱疹小验方.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3):258
临证阐释方中雄黄解毒杀虫,青黛清热解毒,冰片清热止痛,防腐止痒。三药合用,以酒为使,通达腠理,共奏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效,故疗效满意。7.通络止痛方药物组成丹参20g,当归10g,忍冬藤30g,乌梢蛇10g,莪术10g。
加减应用气滞者加元胡、川楝子;气虚者加党参、黄芪;阴虚者加白芍、麦冬。
用药方法水煎服,日1剂。
适用病证带状疱疹后遗症辨证属气滞血瘀证。
病案举例吕某,男,66岁。2005年9月19日就诊。患者诉患“带状疱疹”2月余,现疱疹已退,但疼痛剧烈,尤其衣物摩擦时明显,影响饮食睡眠。既往体健。查:右侧臀部、右侧大腿内侧可见带状色素沉着,右侧臀部可见一黄豆大小瘢痕。舌暗红,苔白腻,脉弦。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辨证属气滞血瘀。处方:丹参20g、当归10g、忍冬藤30g、乌梢蛇10g、莪术10g、川楝子10g、全虫6g。患者服用20剂后疼痛明显减轻,纳眠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