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哲学史.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27282
  • 作      者:
    程雅君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程雅君编著的《中医哲学史》(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是中医和中医哲学进入多元互动、“百家争鸣”的时期,传统中医哲学以儒为魂、以道为体、以释为用,金元四大医家的思想已经表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向,促成了“三教合一”中医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重视医理与哲理的通透、通达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医哲汇通,医道圆融,是中医哲学研究之要旨。
展开
内容介绍
    程雅君编著的《中医哲学史》(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是中医和中医哲学进入多元互动、“百家争鸣”的时期,传统中医哲学以儒为魂、以道为体、以释为用,金元四大医家的思想已经表现出“三教合一”的趋向,促成了“三教合一”中医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中医哲学史》共有四卷: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第三卷明清时期;第四卷近现代时期。分卷分期的依据,请见中国哲学史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克立老师为拙作所赐之《序》。整套《中医哲学史》的规划,一直得到方克立老师的悉心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黄心川老师、罗希文老师、胡孚琛老师、刘瑞祥老师、高翔老师、朱葆伟老师、柯锦华老师、刘长林老师、王葆玄老师、冯国超老师、陈静老师、张利民老师、张南老师、陈其/一老师、陈霞老师、周勤勤老师、魏长宝学长等,科技部的贾谦老师、张超中学长等,北京师范大学的沈湘平学长等,四川大学的赵昌文老师、徐开来老师、卿希泰老师、詹石窗老师、李刚老师、张钦老师、李知恕老师等,巴蜀书社的侯跃生老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予我以启悟,给我以勇气。正可谓“常念师恩深重处,正逢学海苦航时”。
    本课题创新团队主要成员有:冯国超(中国社会科学院)、沈湘平(北京师范大学)、尹邦志(西南民族大学),程雅群(西昌学院)。
    虽然如此,限于学力,错谬在所难免。《中医哲学史》是需要一辈子做的学问,真诚希望能与同道交流。后二卷将陆续推出,恳请前辈大德能及时不吝指教,是为挚愿。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医学(公元220-581年)
鉴古之风 三教三源流 三玄三道妙
观今之论 一医一说法 一药一复方
第一节 医政制度、医家传记与医学著作
一 医政制度
二 医家传记
三 医学著作
第二节 医学理论与临床
一 理论研究
二 临床进展
第三节 中药学与养生学
一 中药学研究
二 养生学研究
第四节 少数民族医学与中外学术交流
一 少数民族医学
二 中外医学交流

第二章 魏晋玄学与医学
散伤身 自古知医求甚解
重玄误国 从今论道莫空谈
第一节 魏晋玄学概论
一 何晏、王弼
二 嵇康、阮籍
三 郭象
第二节 玄学对医学的影响
一 玄学的“物化”——寒食散
二 医学家的哲学思想——王叔和的《?经》
三 玄学家的养生思想——嵇康的《养生论》
第三节 裴颁、欧阳建
一 裴颁、欧阳建
二 杨泉、皇甫谧

第三章 隋唐五代医学(公元581~960年)
盛世隋唐 新修本草安天下
大医思邈备急千金济众生
第一节 医政制度、医家传记与医学著作
一 医政制度
二 医家传记
……
第四章 道教与中医学
第五章 佛教与中医学
第六章 唐宋儒家等与中医学
第七章 魏晋至隋唐著名医家的中医哲学思想
第八章 两宋时期医学
第九章 理学和中医学
第十章 气学和中医学
第十一章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
第十二章 中医哲学从“道”向“三教合一”的嬗变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