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021237
  • 作      者:
    党亚民,成英燕,薛树强编著
  • 出 版 社 :
    测绘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地坐标基准发展正处在传统二维静态向三维动态的过渡时期,《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跟踪全球/区域地心坐标系统最新进展,介绍大地坐标系统建立有关理论方法、坐标变换及其应用。
展开
内容介绍
    《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地坐标系统基本理论及其应用,分别对大地坐标基准、大地坐标系统、大地坐标参考框架等相关概念以及大地坐标系统的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对地球椭球理论、地球参考系统、国际大地测量坐标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结合参心大地坐标系统对我国大地坐标系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为满足我国地心坐标系统CGCS 2000的推广应用,《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除了介绍国家、区域地心坐标系统,还对CGCS 2000及其参考框架进行了重点介绍;从应用角度系统介绍了大地坐标系统变换和地图投影变换;最后系统概括了时变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在叙述上力求深入浅出,以方便读者掌握大地坐标系统的相关理论和知识。<br>    《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类本科生或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测绘、交通、航空航天、地震、石油、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从事大地测量、卫星定位导航、土地调查、遥感等生产和科研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1980西安坐标系建立后,一致公认1980西安坐标系所具备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先进性,而原1954年北京坐标系提供的是局部平差成果,弊病较多,不宜再继续采用。由于1980西安坐标系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椭球参数和定位均不同,大地控制点在两坐标系中的坐标值存在较大差异,最大差值达100m以上,从而引起成果换算的不便和地形图图廓和方格网位置的变化,而当时已有的测绘成果大部分都基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br>    考虑30多年来测绘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实用性、可行性、经济效益,保证已有海量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使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我国最终通过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对1980西安坐标系进行平移转换,作为过渡,产生了所谓的新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将这样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取名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是由于该坐标系所提供坐标值和原1954年北京坐标系提供的坐标值差异不大,为了避免广大使用人员混淆,仍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命名;另外,鉴于是从1980西安坐标系整体平差成果转换而来的,为了和原1954年北京坐标系加以区别,故用括号加注“整体平差转换值”。它与建立经典的大地坐标系的原理是有差别的,将这样一个参心大地坐标系取名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是比较合适的。<br>    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采用了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一样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精度与1980西安坐标系基本一致。该坐标系提供的成果,是在1980西安坐标系基础上,将ILIGG1975年椭球改换成原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通过在空间三个坐标轴上进行平移转换获得的。因此,该坐标系成果不但体现了整体平差成果的优越性,其精度和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精度一样,克服了原1954年北京坐标系局部平差的缺点;<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br>1.1 现代大地测量时空基准<br>1.2 大地坐标系统发展概述<br>1.3 大地坐标系统应用<br><br>第2章 地球形状与地球椭球理论<br>2.1 地球形状的基本概念<br>2.2 地球椭球的基本性质<br>2.3 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br>2.4 地球运动<br><br>第3章 参考系统与时间系统<br>3.1 参考系统<br>3.2 天球参考系统<br>3.3 地球参考系统<br>3.4 站心参考系统<br>3.5 时间系统<br><br>第4章 国际大地测量坐标系统<br>4.1 国际地球参考系统<br>4.2 1967大地测量参考系统<br>4.3 1980大地测量参考系统<br>4.4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br>4.5 WGS世界大地坐标系<br>4.6 PZ-90坐标系<br><br>第5章 国家和区域地心坐标系统<br>5.1 国家和区域地心坐标系统的建立<br>5.2 我国地心坐标系统<br>5.3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及其参考框架<br>5.4 其他国家和地区地心坐标系统<br><br>第6章 参心大地坐标系统<br>6.1 参心坐标系统的建立<br>6.2 椭球的定位与定向<br>6.3 苏联1942年大地坐标系<br>6.4 1954年北京坐标系<br>6.5 1980西安坐标系<br>6.6 1954年北京坐标系(整体平差转换值)<br>6.7 我国国家天文大地网<br><br>第7章 大地坐标系统变换<br>7.1 坐标系统变换<br>7.2 常用大地坐标系统坐标变换<br>7.3 高程系统变换<br><br>第8章 地图投影变换<br>8.1 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br>8.2 高斯一克吕格投影<br>8.3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与高斯投影簇<br>8.4 兰勃特投影<br><br>第9章 时变大地坐标系统<br>9.1 时变大地坐标基准<br>9.2 时变大地坐标框架的建立<br>9.3 时变大地坐标系统的应用<br>参考文献<br>附录 本书引用的缩写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