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奇经辨治与方药运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7130325
  • 作      者:
    谢鸣,王蕾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谢鸣,1957年6月出生.安徽怀宁人。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重点方剂学学科首席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方剂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方一证相关、历代名方的整理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和自然基金、北京市攻关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部级成果12项,部(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三等奖各3项;发表学术论文近150篇,主编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2部、学术专著3部;指导培养博士、硕士50余名。200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奇经辨治与方药运用》是在广泛搜集点今医籍中有关奇经八脉内容的基础上,以历代医家奇经辨治的临床经验为背景,依据中医八纲辨证,参考脏腑辨证及气血津液辨汪等理论,对舒经辨证论治中的理法方药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整合,探索了奇经证治方药的规律,试图构建起中医奇经辨证论治的框架体系。
    全书分为上篇、下篇及附篇。上篇为奇经辨治的学理基础,重点介绍了奇经学说的发展概况、奇经的牛理病理特点及奇经辨证论治的总体规律。下篇为奇经辨证论治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了奇经八脉中各经病证及二经合病的证治方药。附篇中,介绍了正篇未选人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奇经治方,历史上对奇经辨治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医籍,及奇经病证选方索引和方剂笔画索引。
    《奇经辨治与方药运用》融会古今,理论与临床并重,理法方药贯通,对于丰富中医理论和发展中医辨证论治内容,拓宽临床辨证思维和指导辨证组方,提高诊疗水平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适于中医临床、教学人员及中、高级中医科研者参阅。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冲任与妇科诸病
    1.月经病妇人经水不调、经来腹痛由“劳伤气血,致体虚受风冷,风冷之气客于胞内,伤冲脉、任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也。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为不调也。或风冷客于经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壅滞,令月水来不宣利也。或其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妇人月水不断者、漏下者均由“损伤经血,冲脉、任脉虚损故也。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其经血,故令月水不断也。或血非时而下,淋沥不断,谓之漏下也。凡月水不止而合阴阳,冷气上人脏,令人身体面目痿黄,亦令绝子不产也”。“崩中者,腑脏伤损,冲脉、任脉血气俱虚故也。若劳动过度,致腑脏俱伤,而冲任之气虚,不能约制其经血,故忽然暴下,谓之崩中”(《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一》)。
    2.带下病“带下者,由劳伤过度,损动经血,致令体虚受风冷,风冷入于胞络,搏其血之所成也。冲脉、任脉为经络之海。任之为病,女子则带下。而手太阳为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心为脏,主于里,小肠为府,主于表。此二经之血,在于妇人,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冲任之所统也。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阴阳过度,则伤胞络,故风邪乘虚而人于胞,损冲、任之经,伤太阳、少阴之血,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故名带下。”(《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一》)
展开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奇经辨治概说
第一节 奇经八脉的概念
一、经络的概念
二、奇经八脉的概念
三、奇经八脉与正经及脏腑
第二节 奇经系统独特性的探讨
一、奇经系统的特点
二、现代有关奇经的探索
第三节 奇经辨证与论治
一、奇经辨证
二、奇经论治
第四节 奇经辨证论治的学理基础
一、奇经辨证的基础
二、奇经论治的基础
第五节 奇经辨治理论的运用
一、奇经辨治的运用
二、学习奇经辨治的注意点
第六节 奇经辨治学及其体系构建

第二章 奇经辨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奇经八脉的萌芽
第二节 奇经八脉理论之渊源
一、《黄帝内经》与奇经
二、《难经》与奇经
第三节 奇经八脉理论的发展
一、晋代《脉经》
二、晋代《针灸甲乙经》
三、隋代《诸病源候论》
四、宋代涉及奇经的著述
第四节 奇经辨治方药的出现
一、奇经治方的出现
二、奇经专药的出现
第五节 奇经理论的探索与整合
第六节 奇经辨治的不断完善
第七节 奇经理论与应用的现代研究

第三章 奇经八脉的循行
第一节 督脉
第二节 任脉
第三节 冲脉
第四节 带脉
第五节 阳跷脉
第六节 阴跷脉
第七节 阳维脉
第八节 阴维脉

第四章 奇经的生理与病理
第一节 奇经八脉的整体作用
一、沟通、联络作用
二、统率、主导作用
三、渗灌、调节作用
第二节 奇经与正经、脏腑的关系
一、奇经与正经的关系
二、奇经与奇恒之腑的联系
三、奇经与五脏六腑的联系
第三节 奇经八脉与气血营卫的联系
第四节 奇经八脉的功能
一、督脉功能
二、任脉功能
三、冲脉功能
四、带脉功能
五、阴、阳跷脉功能
六、阴、阳维脉功能
第五节 奇经的病候及病机
一、督脉病候及病机
二、任脉病候及病机
三、冲脉病候及病机
四、带脉病候及病机
五、阴、阳跷脉病候及病机
六、阴、阳维脉病候及病机
第六节 有关问题探讨

第五章 奇经辨治特点述要
第一节 奇经辨治概说
第二节 奇经辨治要点
一、经脉循行示病变
二、功能定位辨病机
三、补泻通固为大法
第三节 奇经辨治的现代实践
一、奇经辨治古今范围
二、疑难重症寻求奇经

第六章 奇经辨治的现代研究
第一节 奇经八脉理论的探讨
一、奇经理论的认识
二、关于奇经八脉的循行
三、对奇经八脉功能的新认识
第二节 对奇经证法方药的探讨
一、奇经病候的研究
二、奇经辨证的探讨
三、奇经治法方药的探讨
第三节 对奇经辨治规律的探讨
第四节 奇经辨治经验的专题研究
一、叶天士有关奇经专题的探讨
二、其他专题的研究
第五节 奇经辨治的临床探索
一、癌症晚期的治疗
二、神经系统难治性疾病
三、强直性脊柱炎从督脉论治
四、妇科和男科疾病
五、环周性疼痛治从带脉
六、皮肤病治从冲任
七、其他

下篇
第七章 督脉证治方药
第一节 辨治概说
第二节 督脉证治
一、风邪犯督
二、火郁督脉
三、督脉虚寒
四、督脉精亏
第三节 医著选论
第八章 任脉证治方药
第一节 辨治概说
第二节 任脉证治
一、寒凝任脉
二、湿热注任
三、任虚不固
第三节 医著选论
第九章 冲脉证治方药
第一节 辨治概说
……
附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