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br>写在前面<br>引言<br>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的角度<br>二、学术史回顾<br>三、身体、灵魂和天主: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生理学<br>四、尝试融合与怀疑排斥:当士大夫遇上盖伦<br>五、15世纪到19世纪初的西方生理学<br>第一章 从《全体新论》到《体功学》:精英层的交流与传播<br>第一节 早期的“医学传教”<br>第二节 值得纪念的开拓者:早期编译生理学著作的医学传教士们<br>第三节 甲年之前的生理学著作<br>一、《全体新论》:开山之作<br>二、《,省身指掌》:教科书的范例<br>三、《身理启蒙》:生理学普及的先锋<br>四、甲午之前生理学著作的特点<br>第四节 20世纪的生理学著作<br>一、《体功学》:走向成熟的过渡<br>二、来自日本的《生理学》<br>第五节 我国早期生理学著作的发展历程和特点<br>一、我国早期生理学著作的发展历程<br>二、实验传统的开辟<br>三、欧关、日本的著作影响之比较<br>四、早期生理学著作的影响<br>第二章 报刊:走向大众<br>第一节 实践先行,理论滞后:传教士的尝试<br>一、专业领域的交流:《博医会报》<br>二、初级生理学知识的普及:《格致汇编》与《格致益闻汇报》<br>第二节 精英们的努力<br>一、从西医到中医:《中华医学杂志》、《医学世界》和《中西医学报》<br>二、从知识分子到大众:《广益丛报》、《中国白话报》和《科学》<br>三、间接的影响:出版于日本的报刊<br>第三节 大众身体观念的变革:报刊的力量<br>第三章 专业建立的基石:生理学人才的培养<br>第一节 早期的人才培养<br>第二节 南湘雅,北协和:早期的教会医学校<br>一、北京协和医科大学<br>二、广州夏葛女子医学校<br>三、济南协和医学院<br>四、湖南湘雅医学院<br>五、圣约翰大学医学院<br>六、华西医科大学<br>七、教科书的烦恼<br>第三节 从京师同文馆到军医学校<br>一、京师同文馆:初次讲授<br>二、京师大学堂医学馆<br>三、军医学校<br>第四节 正式教育之发端:天津总督医学校<br>一、学校的成立:中西合作<br>二、办学:优势与困境共存<br>三、学校的地位和影响<br>第五节 从小学到中学:生理学知识的普及教育<br>第六节 漂洋过海:留学生教育<br>一、欧美留学生<br>二、留日学生<br>第七节 生理学建立的基石:早期我国生理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作用<br>一、早期我国本土生理学教育的特点<br>二、早期我国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br>第四章 是中国生理,抑是外国生理<br>第一节 中医生理<br>一、近代以前的中医生理学<br>二、王清任:《医林改错》<br>第二节 当中医生理遇上西医生理<br>一、初临威胁:中学为本——早期中医对西方生理学的态度<br>二、正式碰撞:甲午以后中医对西方生理学的态度<br>第三节 近代中医教育对生理学的接纳和吸收<br>一、近代以前的中医教育<br>二、近代的中医教育概况<br>三、近代中医学校中的生理学教育<br>第五章 我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的翻译及演变<br>第一节 早期生理学名词的翻译<br>第二节 生理学名词的统一工作<br>一、博医会关于生理学名词的讨论<br>二、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对生理学名词的统一<br>第三节 我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的演变<br>结语<br>一、近代生理学在我国的建立过程<br>二、日本和英美的影响之比较<br>三、我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的翻译和演变<br>四、后继研究<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