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地说,传统技艺是技术和艺术、真善美的统一体。“技”是技能、工巧、处理人与自然物的方式方法,往往代表着特定时代人们的生计方式。拿农耕方式来说,汉族等的精耕细作,侗族、苗族等的稻鱼鸭同田共生,云南一些山地少数民族的刀耕火种等,不同的耕作方式所要求的技术也就有所区别。精耕细作讲究的是对土地的整修和墒情的把握,同田共生讲求的是生物之间的和谐,而刀耕火种则在于如何使土地定期恢复肥力。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本身就具有美感,尤其是当技术日益成熟时,毫无疑问地,能够把自身的审美元素加入到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因而,技术往往与艺术相伴而生,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技艺”。传统技艺便构成人类创造力和美的累加。但应该看到的是,传统技艺里的艺术不只是技术日臻完善所体现出的美感,更重要的是技术之“道”。这里的“道”讲的不是自然规律,而是人文之道、修养之道。《庄子·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古代科技经验性背后的神秘性,另一方面主要是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对“道”的依附性。技中见道,技道相通,体用不二,从而又在技艺中融入了“善”,即技艺的合目的性,这不仅使中国古代科技步入术德并举,艺道兼修的独特路子,而且也在技术的背后隐藏了各式各样的禁忌、传说和故事。
科技人类学亦称作技术人类学或科学技术人类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自90年代开始逐渐为学术界关注。已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类学的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和理论指导、方法论等方面。如一些学者认为技术人类学是在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确立技术的研究地位,应是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运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所作的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人和人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