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形象:英国电视对华报道话语分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0042494
  • 作      者:
    曹青著
  • 出 版 社 :
    南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视话语为社会实践,倡导对话语的跨学科研究。出版的专著和主题文集探索话语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致力于认识话语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变革中所起的作用。丛书也出版有助于进行话语研究的读本。
展开
作者简介
  曹青博士,现任英国杜伦大学中文系主任。从2000年起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亚系。曾任英国汉学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大众传媒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特别是形象建构、话语特征等问题。在国际主要期刊及论文集发表论著数十篇,包括《国际传播学》、《东亚国际季刊》、《太平洋评论》、《欧洲东亚季刊》、《亚太传播学刊》、《新闻学研究》、《国际传媒学刊》、《语言与政治学刊》、《同构:文学与文化研究》、《美国中国研究学刊》、《人文批判:南北文化与传媒学刊》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形象:英国电视对华报道话语分析》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梳理中国形象研究的历史、结构与视角。第二章讨论形象研究的理论及方法,重点探究电视纪录片叙事结构及分析模式。第三章以鸦片战争及儒学传统为例,解析英国电视片中建构的中华文明的总体形象。第四章以国共冲突及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矛盾为主线,分析民国时期中国的历史形象。第五章以《通向乐土之途》系列片为例,对历史纪录片做深入个案分析。第六章将研究重点转向纪录片的话语策略及权力关系,并对全书作出最后总结。
展开
精彩书评
  关于中国形象的研究,出的书已经很多。但是政治角度的观察较多,少有文化角度的剖析;形象的罗列较多,少有形象建构过程的探讨。曹青先生此书弥补了这些弱点,以现代性价值观为视角解析西方媒体的中国形象及其话语特征,且以普罗普叙事理论分析电视纪录片文本,理论上方法上都让人耳目一新。
  ——赵毅衡 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
  
  历来有关西方传媒的中国形象之作,如同本书鹤立鸡群的成绩,仍属少见。作者研究广泛并深入,以文化研究大家Ravmondwilliams对于形象与再现的讨论与界定为起点,其论述研究的格局辽阔,历史纵深长达百年,又见对当代英国纪录片有关中华之再现研究,诚属严谨且深具洞见之作。
  ——冯建三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从拍摄操作层面上说,随机性的确是存在的,其目的是免受拍摄的限制。然而,马先生的故事并非顺手拈来,随意剪入最终版本,在黄金时段播出。《龙之心》摄制组花巨资,在中国实地拍摄达两年半之久,共拍胶片两百多个小时,在后期制作中将其剪辑为十二集、每集五十分钟,最终被删除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内容不是无缘无故的;被留下的百分之五的内容大浪淘沙,只留其“金”,是剧组精心制作的媒体产品。另外,画外音评论,语言与画面的调配,叙事顺序编排等均出于编导的精心安排。旁白所说的“随机性”无非是暗示纪录片“纪录真实”罢了。这样做无非是留给观众一种印象,马先生就是这样生活,这样思考的,摄制组拍他不是因为他的表述,而是与他的巧遇,“我们喜欢五号家庭的前提条件,就是我们不知道什么人生活在这里”。然而,《龙之心》叙事逻辑结构决定了五号家庭最终被留用,那个来自哈尔滨十八街小道的马先生一家的“故事”符合《龙之心》对儒家传统的理解。
  《龙之心》中所有发生在“十八街小道”的家庭故事都向观众传达了一幅相同的画面,那便是中国家庭的亲密,温馨和关爱,同样,这份关爱也充盈着全社会。同一集中,还拍摄了监狱的生活,推出的是同样的叙事逻辑,监狱长秉承拯救灵魂的宗旨,教育失足青年。为了庆贺新年,歌手们来到监狱进行慰问演出,这一切都再次突显了温情关爱的核心理念。在监狱中,镜头对准了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带着书籍来看望杀人犯儿子,希望他在狱中洗心革面。父亲望着儿子,满含勉励之情,说听到他在狱中努力改造,家里非常高兴。儿子报告自己在狱中荣获“三好学生”称号。在谈及为什么儿子犯罪时,父亲将责任归咎于自己,是父亲的失职。同样,监狱长谈到文化大革命对“传统价值观”的破坏,导致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在犯人讨论会上,一名囚犯谈到监狱对他来说,就像是“父母对待孩子一样”。不难看出,《龙之心》的故事在为解说词观点提供佐证。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场景不过是满足电视纪录片“纪录真实”的形象需要。该片以局部事件为切入点,推进叙事,逐步突显全片的意义,即儒家传统是一套行为准则,通过双向义务关系维系着中国社会的和谐。这种预设的理念,通过采用与之相符的“故事”,排斥与之相左的“故事”在纪录片中再现出来。从叙事结构来说,其再现特点与视儒家为“单向效忠关系”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同样的话题,同样的叙事结构,由于对儒家传统的理解不同,不同的纪录片塑造了不同的儒家形象。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中国形象:历史、结构与视角
1.1 中国和西方:关系与形象
1.2 报导中国的主要视角
1.3 现代性观念与传媒“宏大叙事”

第二章 电视叙事结构:再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2.1 叙事功能
2.2 纪录片话语实践
2.3 叙事分析模型

第三章 中华文明的形象
3.1 儒家传统
3.2 鸦片战争

第四章 再现民国时代(1911-1949)
4.1 国共之争及民族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冲突
4.2 1949的意义

第五章 《通往乐土之途》系列片案例研究
5.1 叙事分析:神话式及模仿式
5.2 话语分析:“技术”概念的建构
5.3 视觉形象分析

第六章 话语策略与权力关系
6.1 文本现实的建构
6.2 “越轨”与“他者”
6.3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英国有关中国电视纪录片,1980-2000
附录二 受访者名单
附录三 普罗普31个类型化角色
附录四 《通向乐土之途》第一集:和谐的代价
附录五 《通向乐土之途》第二集:发明进步
附录六 《通向乐土之途》第三集:财富与权力之梦
附录七 《通向乐土之途》第四集:猫的颜色
附录八 《天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