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23232
  • 作      者:
    林存光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林存光,1966年生,山东济宁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诸子学、中国儒学史、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出版著作《旷世大儒——孔子》(第一作者,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版)、《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独著,齐鲁书社2003年版)、《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和儒学》(独著,齐鲁书社2004、2006年版)、《耻:人之为人的底线》(独著,红旗出版社2000年版)、《儒家式政治文明及其现代转向》(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先秦诸子政治哲学研究》(主编,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大爱无疆——(墨子)》(第一作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孔子评传》(第一作者,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与权力对话——儒家政治文化》(第一作者,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中外巨人传——孟子》(第一作者,辽海出版社2012年版)、《孔子新论》(独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另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先秦诸子的时代,可以说是中国思想史上最富原创性而具有典范意义的古典时期或“轴心时代”一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提出和阐发的“和谐”思想及其政治哲学理念与治国方略思想,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影响深远,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之根源性智慧的源头活水,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十分珍贵而又历久弥新的古典思想遗产。《中国古典和谐政治理念与治国方略研究》内容涉及中国古典和谐理念与良序社会观的基本含义和丰富内涵、中国古典政治理念的初基与形成、中国古典的政治哲学理念、先秦诸子天人关系模式下的政治理念、先秦诸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含义以及儒法两家的治国方略思想等六方面的问题,就这些问题分别作了深入考察和系统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伴随着上述政治形势的变化,原有世袭性的社会结构和等级秩序亦发生了大裂变,“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构成了那个时代政治意识和社会变动的最真实生动的写照。当时社会阶级之间的上下流动愈演愈烈,在日趋激烈的贵族间相互倾轧的内讧与政治斗争以及各国间攻伐不已的兼并战争中,诸侯公室败亡和上层世袭贵族衰落而沦为庶人、“降在皂隶”(《左传·昭公三年》)的现象比比皆是,反之,身处社会下层的臣隶、工商、庶人亦因此而获得了上升的机会。
  随之而来的还有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崩坏。史载周公“制礼作乐”,建立起一套完备的宗法和“封建”性的典章制度,以及全面安排贵族阶级的生活秩序并规范其具体行为的礼仪系统,涉及朝聘、祭祀、宴飨、婚嫁、丧葬和行军等方方面面。而且,春秋以前,“学在官府”,即国家一切重要的文化典籍、礼乐制度及其教育均由王室的专职官员掌管,居于世袭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垄断着学校的教育权,也只有各级贵族的子弟们才享有入学受教育的权利。后世称这种由世袭贵族垄断的封闭的体制为“世官之学”或“王官之学”。在这一教育体制下,周代贵族子弟接受的主要是诗书礼乐或“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然而,降至春秋之时,“说礼乐而敦诗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却已成了一个人难能可贵的文化修养了,日趋没落的贵族阶级多是不学无术而至不能“知礼”,愿意讲习礼文者已属少见,而“所谓‘王官之学’亦几于废坠”①,因此,“学在官府”的体制日趋衰败和瓦解,乃至“礼崩乐坏”的现象愈演愈烈。
  其二,上述急剧变革的历史进程更导致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历史后果,那就是新兴士阶层的崛起及其政治影响的日益扩大,和文化下移运动逐渐深入地发展。
  ……
展开
目录
导论:中国古典的“和谐”理念与良序社会观
(一)问题的由来、回应与反思
(二)中国前轴心期的“和谐”观及其意义衍生的历史脉络
(三)先秦诸子多维理论视野的“和谐”论与良序社会观
1.儒家的“人和学”与和谐社会观
2.墨子的“尚同”、“兼爱”说与良序社会观
3.道家的“玄同”、“至德”说与良序社会观
4.法家的“矛盾”说与良序社会观
(四)小结与评析

一 中国古典政治理念的初基与形成
——西周时期的德性政治观和“以德治国”的政治方略
(一)周初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
1.三代兴亡与天命转移思想
2.以德配天和德性政治理念的产生
(二)“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治国方略
1.德的内涵及其政治化的发展
2.敬德保民
3.明德慎罚
(三)“选建明德”和“同心同德”的制度保证
1.选建明德:分封制的标准
2.同心同德:分封制的宗法实质

二 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研究
中国政治哲学的创造性开端与古典思想形态
1.引言:道与政治——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理念的阐释视角
2.历史生活环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问题意识与语境关联
(二)儒家人本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儒家之“道”及其政治含义
2.孔子的人道政治观
3.孟子的性善论与王道仁政观
4.荀子的性恶论与君道礼治思想
5.儒家的政治伦理学及其内圣外王之道
(三)墨子爱利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墨子的天志与三表法
2.秩序产生的三重维度
3.政治:圣贤们的事业
4.墨子政治哲学理念的归宿
(四)道家自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无为无不为”的圣王之治
2.认真对待生命与不干涉主义
3.游心体道的心灵境界与回归自然的“至德之世”
(五)法家必然主义的政治哲学理念
1.新型官僚君主制与法家的道术理念
2.道术理念的综合及其政治含义
3.法家视野下的人性、历史与矛盾观
4.法家政治理念的实质
(六)小结

三 先秦诸子天人关系模式下的政治理念
(一)“天人关系”的政治重要性
1.天人观的起源及其演变
2.天人观的重要性
(二)先秦诸子的天人观
1.墨子以天鬼信仰为中心的天人观
2.道家以道法自然为中心的天人观
……

四 先秦诸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含义
五 在王道与霸道之间:儒法两家的治国方略思想研究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