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理想与社会稳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52142
  • 作      者:
    祁志祥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祁志祥,男,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文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全国大学人文研究会理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出版个人专著11部,发表论文200余篇。曾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晋版图书一等奖、华北图书优秀奖等。
  文艺理论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原理——一个表现主义民族文论体系的建构》(学林出版社1993)、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美学研究代表作:《美学关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中国美学的文化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中国美学原理》(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佛教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似花非花——佛教美学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人学研究代表作:《中国人学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中国现当代人学史》(学林出版社2006)、《国学人文读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理想与社会稳定是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社会现实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于是引发人们产生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社会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引发变革现实的社会活动,影响社会稳定。因此,要建构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必须关切社会理想、研究社会理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理想,促进社会理想在社会现实中的实现。中外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不同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其实践,其中既有基本的可以通约的合理的价值追求值得总结继承,也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失误教训值得反思镜鉴,它们凝聚为从事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和路径。《社会理想与社会稳定》据此探讨了社会管理的根本依据——“二重人性”论、社会稳定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社会稳定的危机意识——“革命”反思、社会稳定的体制保障——“民主”与“仁政”、社会稳定的大政方针——“德治”与“法治”、社会稳定的层级管理——“任能”与“吏治”、社会稳定的价值追求——“人权”、“自由”、“平等”、“公正”,对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展开
目录
上编 社会理想的历史巡礼
导论
第一章 “天下为公”:中国古代的社会理想学说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历史划分
一 上古公天下社会
二 夏商周封建社会
三 由秦至清的皇帝集权社会
第二节 东周时期社会理想学说
一 《礼记》:“大同”社会
二 孟子:“仁政”理想
三 老子:“小国寡民”
四 庄子:“至德之世”
五 《尉缭子》:“天下一家”、“共寒共饥”
六 《吕氏春秋》:“至公”理想
七 《太公六韬》:“天下与共”、“同利同乐”
第三节 两汉时期社会理想学说
一 陆贾:“至德”之世
二 《淮南子》:“修伏牺氏之迹,反五帝之道”
三 《文子》:“至人之治”
四 何休: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太平世”
五 《太平经》:“太平”天下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社会理想学说
一 阮籍:“无君无臣”的“太初”社会
二 嵇康:“天下为公”的“至德之世”
三 《列子》:“华胥氏之国”与“终北国”
四 鲍敬言:“无君”之世
五 陶渊明:“世外桃源”
六 佛经:西方净土佛国
第五节 唐宋元明清社会理想学说
一 无能子:人虫不分、和合共处的“太古”社会
二 谭峭:“均食”、“俭化”的“大和”社会
三 王禹偁:“海人国”
四 康与之:“西京山聚落”
五 邓牧:上古公天下的“至德之世”
六 《水浒传》:“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梁山泊”
七 何心隐:“聚和堂”
八 李贽:“得心遂欲”的“至人之治”
九 王夫之:“人欲之各得,天理之大同”
十 戴震:“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
第二章 财产共有:西方历史上的社会理想学说
第一节 西方社会形态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柏拉图:“共妻”、“共子”、“共产”的“理想国”
第三节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一 莫尔:“乌托邦”
二 康帕内拉:“太阳城”
第四节 第二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一 温斯坦莱:“土地公有”
二 摩莱里:“平等共享”
三 马布利:“平等共产的共和国”
四 巴贝夫:“平等共和国”
第五节 第三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一 圣西门:“实业制度”
二 傅立叶:“和谐制度”
三 欧文:“公社制度”
第六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
一 马克思、恩格斯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的得失评估
第七节 克鲁泡特金:“无政府共产主义”
第三章 中西合璧: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实践
第一节 中国近代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实践
一 洪秀全:太平天国
二 康有为:“大同世界”
三 孙中山:“三民主义”为基础的“天下为公”
第二节 中国现代的社会理想学说及实践
一 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
二 恽代英:“新村”设计和实验
三 王光祈:“工读互助团”
第四章 当下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一节 “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梦”蓝图
一 “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
二 “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
三 “中国梦”的理想蓝图
第二节 历史上各种社会理想学说与实践对维护社会和谐、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一 普遍的合理诉求必须得到尊重
二 不切实际的空想教训值得记取
三 追求完美而不奢望完美

下编 社会稳定的基本理念
导论
第五章 社会管理的根本依据:二重人性论
第一节 人性的二重性
一 是否存在“人的本质”
二 “人的本性”的两种误解
三 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仙子”
第二节 人的基本属性——动物属性剖析
一 人的“自我保存”本能:食欲
二 人的“自我繁衍”本能:色欲
三 没有约束的欲望必然导致罪恶
四 人的欲望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及应对态度
第三节 人的意识特性及其与其他特性的关系
一 人的根本特性——“意识”属性剖析
二 人的道德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三 人的社会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四 人的劳动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五 人的文化特性及其与意识特性的关系
六 人的理智特性在社会管理中的高贵地位及其因应态度
第四节 人的情感本质及其应对态度
一 情感的本质与种类
二 情感的基本形态与取向
三 快乐的两种分类及其关系
四 情感的应对态度
第五节 差等人性、共同人性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不同意义
一 西方、印度、中国古代的“性三品”论
二 “阶级人性”论
三 差等人性论的致命缺陷
四 “天生烝民,其性一也”
五 承认“共同人性”的积极意义
第六章 社会稳定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
一 “人本”不是“国本”:“国以人为本”
二 “人本”不是“君本”:“民贵君轻”
三 “人本”不是“官本”:“为吏者,人役也”
四 “人本”不是“神本”:“夫民,神之主也”
五 “人本”不是“天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六 “人本”不是“物本”:“爱人”高于“爱物”
第二节 西方的“人本主义”
一 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
二 费尔巴哈的“人本”研究及其影响
第三节 当代中国“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第七章 社会稳定的危机意识:“革命”反思
第一节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革命”学说
一 “革命”的出处和特点
二 “革命”的法理和逻辑
第二节 西方宪政之下的“革命”思想活动
一 宪法赋予人民“革命权”
二 世界近代史上的“革命”实践
第八章 社会稳定的体制保障:“民主”与“仁政”
第一节 源自西方的现代“民主”
一 现代“民主”的实质、原则、形态及异化
二 “民主”应是“公民自主”而不是“人民自主”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民主”资源
一 “君者民主”、为民做主
二 “民之父母”、“养民教民”
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仁政”资源
一 “仁政”是“爱人”、“恤民”之政
二 “仁政”是“克己”、“修德”之政
三 “贵民生”与“厚民生”
四 尊重民意,顺应民心
五 中国古代的“仁政”历程
第九章 社会稳定的大政方针:“德治”与“法治”
第一节 德治:为政以德、以德化民
一 中国古代的“德治”思想
二 西方传统“德治”思想
第二节 法治:以法自律、以法治人
一 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
二 西方“法治”思想的历史演变
第十章 社会稳定的层级管理:“任能”与“吏治”
第一节 “任能”与“尚贤”
一 “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
二 人才的考察和培养
三 怎样尊重人才
四 如何使用人才
五 中国古代选贤任能的政治实践
六 选用人才重在“三有”
第二节 “吏治”与“反腐”
一 “吏治”文化的历程与“反腐”问题的迫切性
二 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第十一章 社会稳定的价值追求:自由独立、平等公正
第一节 “人权”与“民权”
一 从“人权”到“民权”
二 “人权”、“民权”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第二节 “自由”与“宽容”
一 “自由”的表层涵义:独立自主、不被奴役
二 “自由”的深层涵义:自律与宽容
三 政治自由、经济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
四 “自由”在中国的命运
第三节 “个性”与“独立”
一 “个人主义”的涵义与起源
二 “个人主义”对中国古代“奴隶道德”的批判
三 “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的曲解与打压
四 “个人利益”、“独立精神”重见天日
第四节 “公平”与“正义”
一 人间正道是“平等”
二 “人性平等”、“人格平等”
三 “人权平等”之一:“机会平等”、“市场公平”
四 “人权平等”之二:“结果公平”、“社会公平”
五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建公平正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