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级合作者:altruism, evolution, and why we need each other to succeed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3057175
  • 作      者:
    (美)马丁·诺瓦克(Martin A. Nowak),(美)罗杰·海菲尔德(Roger Highfield)著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新时代的达尔文、明星科学家马丁·诺瓦克24年前沿研究之集合,创立第3进化原则,破解人类合作之谜,洞悉人类社会与行为。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汪丁丁;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航;哈佛大学教授,社会生物学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语言和认知学家史蒂芬·平克;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动力系统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科学家史蒂芬·斯托加茨,联袂推荐。

  作者马丁·诺瓦克从囚徒困境入手,详细分析了“合作”的5个进化机制及多条博弈策略(如以牙还牙、赢定输移),进而转入探讨基因群落、细胞社会以及蚂蚁社会,并最终揭示出合作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意义:我们人类是超级合作者,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拯救我们共同的家园。

  马丁·诺瓦克指出,与竞争意识相比,合作意识似乎是人类的直觉或本能。同时他与与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伏锋的合作研究表明,与本土之内的移民相比,来自异域文化的移民可使合作更加深化。

展开
作者简介

  马丁·诺瓦克,哈佛大学数学与生物学教授,进化动力学中心(PED)主任,与著名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和爱德华·威尔逊齐名的科学巨星,继达尔文之后为进化论作出突破性贡献的第一人,他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合作是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3个进化原则。

  32岁就成为牛津大学数学生物学教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创建世界第一个理论生物学项目。

  将数学应用于生物学的先行者,在病毒动力学、癌细胞进化、空间博弈、间接互惠、演化图论、语言进化等方面皆有建树。在《自然》《科学》《科学美国人》等杂志上发表了350多篇论文,H指数80。

 

  罗杰·海菲尔德,《新科学家》杂志(New Scientist)编辑,科普畅销书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湛庐文化:超级合作者》是一部洞悉人类社会与行为的里程碑式科普著作。作者马丁·诺瓦克从生物学、数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并阐述了生物之间“合作”得以达成的五种机制——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空间博弈、群体选择以及亲缘选择。同时极具洞见地指出,合作是继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后的第3个进化原则。

  《湛庐文化:超级合作者》从博弈论之囚徒困境入手,生动展现了自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以来,生物学和进化动力学最重要、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作者认为,借助于“合作”的力量,组织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可以收获更强劲的团队凝聚力,人类社会可以达成更大化的长期利益,比如解决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消除饥荒、突破癌症治疗等方面,从而更好地共存于这个伟大的地球上,让基因得以延续。

  湛庐文化出品。

展开
精彩书评

   学术明星马丁·诺瓦克研究的是一个广阔的跨学科领域——“合作”,而我将行为经济学基本问题表述为“合作何以可能”。共同的关注点,让我们成为神交已久的朋友。我持续关注着诺瓦克,因为我意识到我和他的思路实在太接近,以至我写在自己文章里的思想,几乎同时,可能也出现在他的科学论文里。

  ——汪丁丁北京大学教授

 

  破解人类合作之谜,是马丁·诺瓦克最重要的研究主题。《超级合作者》事实上是诺瓦克这些前沿研究的集合,它向我们展现了达尔文创立进化论以来,生物学和进化动力学最重要、也最激动人心的进展。

  ——叶航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马丁·诺瓦克是研究进化生物学首屈一指的数学家。他在合作和利他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为现代生物学开辟了一个最重要的新领域。罗杰·海菲尔德娴熟的写作技艺,更为诺瓦克的成就锦上添花。

  ——爱德华·威尔逊哈佛大学教授,社会生物学奠基人

 

  马丁·诺瓦克为语言与合作的进化研究注入了严谨性和新思想。

  ——史蒂芬·平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语言和认知学家

 

  马丁·诺瓦克是当代最具创造力的科学家之一,而罗杰·海菲尔德是最优秀的科普作家。两人联袂对“合作”进行的诠释,将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想找一本最具智慧的书,那就非《超级合作者》莫属了。

  ——史蒂芬·斯托加茨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动力系统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科学家

展开
精彩书摘

        漆黑一片之中,有生物在飞动。它们避开月光,竭尽嗅觉感官去追踪它们的猎物,然后落在附近的某处,伺机潜近。四脚大步快跑一段之后,它们紧紧趴在了猎物身上。利用鼻子上的热感应器,它们能感知到猎物身体哪里的血管距离皮肤比较近。晚餐常常是从脖子上狠咬一口开始的。在那里,它们能待上整整一个小时,利用带有沟槽的长舌头,像吸管一样吸吮着新鲜而温暖的血液。一连几个晚上,它们都要回到同一处伤口继续用餐。人们认为,它们能识别出猎物的呼吸声,就像我们利用语音来识别彼此一样。

        在我看来,吸血蝙蝠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回到群栖巢穴之后所发生的事情。在巢穴中,几百甚至上千只蝙蝠聚集在一起,倒挂在岩壁之上。如果巢穴中的某一位成员在一夜的狩猎后无果而归,那么它的同伴就会反刍一些血液来与它分享。关于蝙蝠之间互赠血液的研究,最初是由马里兰大学的杰拉尔德·威尔金森(Gerald Wilkinson)在 20世纪80年代早期进行的。威尔金森在哥斯达黎加野外的考察工作中发现,无论哪个夜晚,总会有百分之几的成年蝙蝠和三分之一的幼年蝙蝠找不到食物。但它们却从来不会挨饿,因为那些吃得肚满肠肥的蝙蝠会吐出一点儿宝贵的血液,喂养这些同伴。研究中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蝙蝠更愿意与之前喂养过自己的蝙蝠分享血液——蝙蝠之间会花时间为彼此梳理打扮,尤其在胃部的毛发处花很多工夫,以使得对方能识别出自己。    

       这就是我所说的直接互惠的一个例子。直接互惠,就是简单的平等交换原则。我给你挠了背,也指望着你能为了回报我而给我挠挠背。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蝙蝠之间的血液大餐。这样的互惠行为在许多俗语中都有所体现,譬如“以牙还牙”,以及“善有善报”。罗马人常说的“quid pro quo”,就是指 “用某物换某物”。从吸血蝙蝠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类合作行为的产生远早于罗穆卢斯和雷穆斯,也远早于现代人类的诞生。

       为了让直接互惠发挥作用,双方需要不断重复接触,这样才能有机会用一方的好意回报另一方的好意。他们可能生活在同一条街道或同一个村庄,也许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或者每个周日会在教堂碰面。在吸血蝙蝠的例子中,它们都栖息在同一个山洞里。通过这样的方式,它们就能在相互帮助的基础上形成“接触”。

       在直接互惠研究领域,蝙蝠是经常被人引用的一个自然界中的案例,另外一个例子就是珊瑚礁。各种鱼类会把出现珊瑚礁的地方当作“清洁站”,让小鱼小虾在这里为自己清除寄生虫:大鱼们甩掉了一身讨厌的寄生虫,而小鱼小虾则享用了一顿免费大餐。当濑鱼为大石斑鱼提供服务时,这位小清洁工有时会游到大鱼的腮腔或口腔之中,信心十足,相信自己绝对不会被大鱼一口吃掉。当石斑鱼想要离开的时候,会稍微合拢一下嘴,并抖动身体,以此来提醒嘴里的清洁工朋友。甚至在自身陷入被攻击的险境时,石斑鱼还是会如此照做。其实这时候更加安全的做法,是迅速吞下小清洁工,然后一走了之。第一种策略是合作,第二种策略是背叛。

扁虱是一种颇为可恶的寄生虫,它的存在引发了这种机制的另一个例子——互惠梳理的出现。非洲一种名叫黑斑羚的羚羊会帮助同类整理毛发,去除扁虱。而当谈到与我们有最近血缘关系的物种时,书本中也满是这类例子。克雷格·帕克(Craig Packer)于1977年在坦桑尼亚的贡比鸟兽研究中心做了针对东非狒狒的长期研究报告。东非狒狒有着橄榄色的毛发,因此亦称为橄榄狒狒。报告称,雄狒狒会向其他雄性伸出援手,来共同对付另一只年长狒狒,这样,其中一只狒狒就可以与年长狒狒收服的雌狒狒发生关系。虽然提供帮助的雄狒狒无法在结盟后立刻得到雌狒狒,但它仍会合作,期望受助的狒狒能对它的帮助予以回报。而现实中,它确实也能得到回报。

斯里兰卡猕猴会照料受伤的雄性同伴,以便在今后的冲突中得到这位同伴的帮助。那么,年少的雄猴会对壮年雄猴的伤势特别地悉心关照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壮年雄猴在争斗中往往更占优势。印度尼西亚中加里曼丹省的一项研究显示,雄猴更容易与它之前曾为其梳理过毛发的雌猴交配——理毛似乎就是交配的“报酬”。这一有趣的发现令人们对“最古老的职业”——卖淫产生了新的理解。这一职业的存在历史似乎比人类本身还要久远。

       雄性黑猩猩会为了达成同盟关系而与其他猩猩分享肉类食物。有证据显示,它们会根据同伴之前向自己提供帮助的情况来决定自身的合作程度。互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如梳理毛发、帮忙打架、照看幼崽、发出警报、教育、交配以及分享食物。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弗朗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观察到,地位很高的雄性黑猩猩索科如果当天早些时候为他的同伴梅儿梳理过毛发,那么它和梅儿温存的机会就更大一些。

       当然,也不排除例外情况,原因有二。第一,不同的科学家对互惠等词汇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运用。第二,当涉及在野外观察动物行为时,通常需要作出漫长而细致的研究工作,才能真正搞清楚事实真相。剑桥大学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教授蒂姆·克拉顿—布洛克(Tim Clutton-Brock )认为,许多案例都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解释,因此很难筛选出具体的互惠实例。

       我们再来看一下克雷格·帕克富有启迪意义的东非狒狒研究。一开始,帕克认为雄狒狒是为了争取交配机会而互相帮忙。他最初的理论是,狒狒联盟中各成员之间会进行角色轮换以保证每一位都可以从联盟中获利。但之后的研究显示,在争取“战利品”的时候,原本互相合作的两只雄狒狒会展开竞争。的确,获得交配机会的唯一办法,就是加入联盟、形成合作。而一旦现有的合作关系走到终点,每只雄狒狒就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赢得雌狒狒的欢心。帕克这样说道:“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就像是买彩票,如果你不买,就不可能中奖。因为二对一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成功率的。和中奖的价值比起来,买彩票的成本非常之低。只要参与次数足够多,那么你就一定能得到中奖机会。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你的同伴。

  ……

展开
目录

推荐序  竞争与合作的秩序  北京大学教授? 汪丁丁

中文版序   “我虽跌倒,仍要再起”—兴衰的轮回

前言   自然选择如何将竞争转化为合作  

引言 囚徒困境    

 

第一部分  合作的5大机制

第1章   合作机制1  直接互惠

“我给你挠挠背,你也会给我挠挠背。”这就是对直接互惠的最好解读。当两个个体再次碰面的概率高于无私行为的成本收益比时,直接互惠就能引领合作的进化。直接互惠需要一定程度的“认出”、“回忆”等认知能力。

互惠无处不在

并非有意的背叛

偶尔宽容的魔力

背叛与合作的轮回

 

第2章   合作机制2  间接互惠

“我给你挠挠背,就会有其他人来给我挠挠背。”这就是对间接互惠的最好解读。我们付出成本与某个人合作,不指望这个人给予直接的回报;相反,这种行为相当于购买了一个名声,确保将来你能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回报。只要期望的未来收益超过所需付出的成本,利他行为就会产生。

间接互惠与认知能力

名声的力量

引发合作的8种好策略

直接互惠看“脸”,间接互惠看“名”

第3章    合作机制3  空间博弈

“我给你挠挠背,就会有其他人来给我挠挠背。”这就是对间接互惠的最好解读。我们付出成本与某个人合作,不指望这个人给予直接的回报;相反,这种行为相当于购买了一个名声,确保将来你能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回报。只要期望的未来收益超过所需付出的成本,利他行为就会产生。

间接互惠与认知能力

名声的力量

引发合作的8种好策略

直接互惠看“脸”,间接互惠看“名”

 

第4章   合作机制4  群体选择

自然选择既能影响到个人,也能影响到由个人组成的群体。研究表明,只要群体中的个体愿意为群体利益而付出自己的代价,那么,这样的群体就会拥有生存优势。

达尔文提出“群体选择”

群体选择的实验证据

多层选择的兴起

 

第5章    合作机制5  亲缘选择

与谁的血缘关系越近,我们就越愿意努力与谁达成合作。这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之所以得到进化,是因为我们可以用这种方式增加传到下一代的基因数量,从而扩大我们未来的遗传规模。这就是第5个合作机制——亲缘选择。 

专家眼中的亲缘选择

“内含适应性”的衰落

亲缘选择是合作进化的一种“有条件”机制

 

第二部分  合作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居功至伟

第6章   生命起源于合作

进化动力学中心(PED)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数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在这里探索生命的奥秘。遗传信息的载体RNA——核糖核酸的出现,预示着生命的诞生。没有背叛者的细胞繁殖得更快,也更有生存优势。

遗传物质点亮生命之光

艾根悖论,自我复制的分子链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合作为王,没有背叛者的细胞胜出

 

第7章    细胞社会  

一般情况下,我们身体里的许许多多细胞都能和谐相处,成为多细胞有机体的一部分。但是,总会有细胞站出来反抗主体,破坏细胞间的合作,这时医生就会告诉你说:你患上癌症了。治疗癌症的新思路,就是让细胞恢复彼此间的合作。

癌症就是细胞间合作失败的结果

细胞的突变

治疗癌症的新思路,就是如何让细胞间恢复合作

 

第8章   蚂蚁社会

众多蚂蚁通过分工合作而形成蚁群——超个体蚂蚁。这种社会性动物群体,具有个体蚂蚁所不具备的特性,合作机制让蚂蚁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爱德华·威尔逊是研究蚂蚁的超级博物学家,他的《蚂蚁》一书荣获了普利策奖。

超个体的兴起

爱德华· 威尔逊的蚂蚁情缘

合作让蚂蚁成为社会性动物  

 

第三部分  我们是才艺卓绝的超级合作者

第9章  服务于间接互惠的语言进化

语言由进化而来。只要说话者和倾听者都能从语言中获益,语言与合作就可以同步进化。在利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化的变迁,也留下了进化的痕迹。

语言由进化而来

利益决定语言的需求

文化的未来

 

第10章       “欢乐颂”取代“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告诉我们,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的资源,必定无法长久维持。因此,为了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社会问题,我们必须开展全球范围的合作。幸运的是,有一种合作机制能够发挥核心作用,它的名字叫:间接互惠。

公地悲剧

拯救世界的博弈论

用名声的力量保护“公地”

 

第11章       奖励比惩罚更有利于合作   

即便人们自身无法从惩罚行为中获益,人们也有意愿为集体和社会利益而惩罚他人。实验告诉我们,实施报复性惩罚的玩家,成绩往往都很糟糕。对于公共事业来说,奖励比惩罚更能促进合作。

为了集体利益的有代价惩罚

真正的赢家无须惩罚

惩罚的负面作用

 

第12章       合作与利他行为的三度影响力  

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平均分隔都是六度,但影响力却仅能波及到三度。实验告诉我们,利他、合作等行为也存在着三度影响力。合作与网络结构之间存在着简单的关联关系,如果每个个体的邻居数量较少,对合作者就更加有利。

社会网络的前世今生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会影响到我们

网络结构对合作的影响

 

第13章      集合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合作?  

数学天才科琳娜·塔尼塔用数学公式告诉我们:集合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合作。只要流动性大小合适,合作者就有机会在一起共处足够长的时间,从而形成互惠;或者,合作者有更多的机会逃脱,远离试图盘剥他们的背叛者。

同属多个集合的人更容易合作

流动性是合作的关键

结构性群体能否进化出合作,“Σ”说了算

 

结语  合作引领我们走出“困境”?   

我们人类是超级合作者,只有我们才能使用全部的5大合作机制。而另一方面,智慧生命也是脆弱的,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自我毁灭的能力。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社会问题的挑战,我们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拯救我们的家园。

5大合作机制皆可为我所用

人类下一步该怎么办

“合作”是永恒的旋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