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不再像它2004年创建初期那样仅服务于大学生,扎克伯格记 得当时他绘制了一幅社交网络图——这幅图描述了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网 以及信息如何通过它进行传播——这幅图就画在他哈佛大学宿舍的白板上 。“现在,”他说,“每一个人都是观众。”所以,Facebook不得不考虑 到每个人的欲望。他的目标是“在这个模式之外创立Facebook,你可以与 所有适当的人分享你的信息而不必真正地去参与并调整很多东西……考虑 系统的复杂性这并不是5亿人的工作。”简言之就是信任系统的预定值。我 原本以为在有组织的大学生活中实现通用的预设值——因为在大学里2005 的班级与2015的班级不会有什么关联——会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因为 在现实生活中,用Facebook自己的话说,关系很“复杂”。但是扎克伯格 认为人们使用Facebook并不会因为年龄和种族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
“Facebook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每个人,在通常情况下,都有朋友 和家人,他们希望能与朋友和家人时刻保持联系。”他说,Facebook尽量 获取一些不太敏感的信息——比如你的名字,你的朋友列表——通过设置 使这些信息公开,而剩下的信息只有你的朋友才能看到,同时尽量不用太 多他人的信息而使朋友受到打扰。在Facebook努力使对隐私的控制最大化 ,并且使隐私之争最小化时,我想知道Facebook是否关闭了很多信息。当 有人想加我为好友,而我想了解他们是谁的时候,我被限制查看那些信息 。在这次讨论中,我们可以忽略Facebook本质上是一个分享信息的地方。
在Facebook、谷歌以及其他的网络服务努力鼓励我们共享的同时,他 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凭直觉了解我们的意图。他们想搜集关于我们的 一些信息,这样他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他们的网页内容、服务和广告 并向我们推荐。这些服务器会竞相找到更多的方式使我们泄露相关的信息 ——比如我们的住址、需求、品位、关系、历史——这样他们就可以向我 们推荐,比如,在知道我们现在的方位,我们喜欢什么,以及我们的朋友 是谁,他们又喜欢什么的情况下,为我们每一个人推荐完美的餐馆(通过给 我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优惠券而赚钱)。这些服务与隐私拥护者们的意图产生 了冲突,因为抓住并分析我们所产生的信息从而预测我们的需求这种做法 有点像暗中监视或是读心术。“你们是怎么知道我要去法国的?”小心翼 翼的用户开始质问谷歌。“先生,很有可能是因为您搜索了巴黎。” 扎克伯格相信通过回馈给你信息,关于你自己的生活——你的朋友以 及你和他们都喜欢做什么以及正在做什么——你会“对你周围所发生的事 情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学习一些你以前学习不到的东西—— 这样可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好一些”。这样傲慢的语气令人印象深刻:使人 类生活得更好。谷歌只是想搜集组织我们的信息。扎克伯格把Facebook看 做下一阶段互联网向人性化演变的标尺。“人们只是在互联网上爬行,” 他说,“但是爬行并不能得到任何关于人们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都在我 们的脑子里。所以,为了创建那项服务,你需要建立能让人们分享的工具 。”他认为他所主张的模式正是Facebook与被Facebook所取代的事物的另 一个区别:“在Facebook上所有关于你的信息,是你自己选择公开的。而 在此之前的最后一波网站不是以这种方式运作的。”广告网站从你的行为 当中收集关于你的信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是匿名的——所有可以 把你作为广告目标的信息,但是这个过程是在暗中进行的。“在Facebook 上,你得到一个关于绿日乐队的广告,很可能是因为你说过你喜欢绿日乐 队……我认为人们对事物有更多控制力的模式将会变得更加强大以及更富 有表现力。”在他谈论的过程中,我开始认为应该把谷歌看成是第三方网 站,因为它是关于其他人的,即所谓的“他们”。Facebook应该成为第一 方网站,因为它是关于我和我们的。
扎克伯格已经创造了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华尔街对此表示不屑——但 是硅谷没有——2007年微软投资Facebook的价值达到了150亿美元的报价。
到了2011年,一些学者认定这一投资价值已经达到了200亿美元,500亿美 元,甚至是1000亿美元。我相信他正在创建一项更伟大的事业,这一事业 用数据作为新的通货:我们用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来交换我们需要的信息。
我们获得的回报是相互关联的。扎克伯格不同意我的说法,说我的想法不 是“正确的构架……我更倾向于认为它是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互换,而不 是数据与数据的交换”。记住使用者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先前出现的定 位服务——谷歌地图(Google Latitude)和路谱网(Loopt)——要求你向全 世界公开你的位置却没有给出这样做的理由(但是却有很好的理由不这样做 )。之后出现的服务像Foursquare还有Facebook Places可以让你与朋友分 享你的地理位置,这样你们就可以碰面。你与Facebook交流,告诉它你正 在做什么,作为回报你就可以与朋友交流。用交流来交换交流。
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不仅仅是一家科技型企业,更是一家社会学企 业。我觉得这一说法很发人深省。与其说他是一位工程师——他的专业是 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倒不如说他是一位社会工程师,为人类建立系统 ,帮助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以及他希望我们做的事情。就拿 Facebook上的朋友列表来说,没有人想要坐下来列一张朋友的清单。人们 说想要——用扎克伯格的话来说就是“建立他们自己的朋友子群”。但是 实际上,谁会费神去那样做?我曾经尝试着在我的通讯录上建立通讯子群 ——秉性比较古怪的人放在这儿,新闻业的同事放在那儿,家人放在另一 个地方——但是这真的很乏味,我很快就放弃了。当你在Facebook上与某 个人交朋友,并且他们也愿意与你建立朋友关系时,那么你就附带着完成 了你的朋友列表。你这样做的原因,扎克伯格说,是因为“这就像一次很 酷的握手。这样的握手总计达100亿次”。一旦人们公开了自己的私人信息 ,那么这些公开的小的行为就会叠加。“一些人认为保护自己的隐私比较 好,”扎克伯格说,“然而我们总是跳出来说这样不好,人们想要同他人 分享一些信息,并保留一些信息,这是事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 越多的人就会发现分享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愿意分享更多的内容。”这就 是他创建这一服务的初衷,分享得越多,享受到的乐趣就越多,就会获得 更多的益处。
扎克伯格对于摩尔定律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我姑且把它称为扎克 定律,虽然他自己不这样称呼。它规定:今年,人们将分享两倍于去年的 信息,那么明年,他们又会分享两倍于今年的信息。这样Facebook就会拥 有更多的用户——也许从今天的7.5亿将会很快增加到10亿——用户们又会 增加他们所分享的信息量。同时,Facebook的一位投资者,尤里·米尔纳 (Yuri Milner)告诉我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变得越来越善于理解并使用 所有的服务数据,而它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今天远程的系统预置一切都 是匿名的,”扎克伯格悲叹道,“将来,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与用户的身份 绑定,那样它们才会更有价值。”他对此已经有了总体规划。
……
展开